【编者按】“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伟大的民族需要精神的滋养,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南湖新闻网即日起将陆续刊发【“两优一先”故事汇】系列报道,集中展示一批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引导广大师生党员以此为标杆,在本职岗位上提高政治觉悟,做到不忘初心、坚定信仰、恪尽职守、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比学赶超共创一流。本期报道“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史志华24年如一日,用勤劳、奋斗、钻研,诠释一名党员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的故事。
中伏大暑,万物升腾。校园美如画,清风醉晚霞。
傍晚的狮子山大道,总会出现一位教授,他朴实无华,从西苑到办公室,开始今天的“晚班”。
这样的加班不是偶然,而是24年如一日。他用勤劳、奋斗、钻研,诠释着一名党员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
他就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史志华同志,人称“水保教授”。
史志华同志(右二)在江西赣州参与水土保持项目验收(受访者 供图)
赤子之心:“擦亮党员‘金字招牌’”
2020年2月24日,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最“吃紧”的时候,西苑小区北门进入“战时状态。史志华教授和同事们戴上口罩、雨衣、手套和头套,为进出小区的师生量体温、作登记,动作熟练而敏捷。
据资环学院副院长王昭回忆,史老师主动提出值守西苑大门,和鲁剑巍、涂书新和耿明建等教授一起参与到保卫家园的志愿服务中来。他说:“关键时候,我们党员就应该亮明身份、冲锋在前,擦亮共产党员的‘金字招牌’!”
“是党培养了我”,无论在交流个人成长经历还是重要会议的自我介绍,史老师总是这样开启自己的成长历程分享。
2020年2月,史志华同志(右)与同事们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通讯员 储召杰 供图)
史老师出生在湖北竹溪的一个小山村,贫瘠的物质生活并没有让他认命,反而促成了他的向上生长。他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有机会跳出大山,我要始终坚守爱党爱国的赤子之心”。
这几年,史老师的办公室变更了多次,但案头上永远有“红色书籍”的一席之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尤为醒目,他经常说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
这事关信仰,也跟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关。史老师经常说,自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粉丝”,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到自己教育科研工作全过程,是他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的理论“源动力”。
在支部书记赵小虎看来,史老师就是支部和学院的“先锋模范”。近年来,在生态学学科评估、教育部野外台站申报、国家环境土壤健康诊断与绿色修复重点实验室申报这些“大事”上,史老师总能细致入微、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在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和同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材料修改这些“小事”上,史老师又总能放眼全局、瞄准未来,不偏离课堂知识和科学发展的“大方向”。
史志华的“党性”还体现在行政职务和分管业务上。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熊海林看来,史老师在学院班子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客观公正,为学院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
育人本分:“身教重于言传”
“人的智商其实差别不大,只要你肯花时间,勤奋总会有收获。”来的最早,走的最晚是20多年来史志华的真是写照,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勤读”和“力耕”。
“住在学校的他,办公室就是他的家。只要不是出差和上课,任何时候,总能在办公室找到他。”同事李朝霞教授这样表述史老师给她留下的最深印象。她说,他一直用行动感染着周围的师生。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勤奋,勤奋是最重要的。”在史老师眼中,勤奋是科研工作极其重要的品质。平日里,他每天7点就到实验室,晚上10点才下班,一天工作15个小时。中午,他会在食堂“解决”午餐并立刻回到办公室翻阅文献,累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迷瞪一会儿。
即便在吃饭、喝水、行走过程中,史老师也会有满脑子的科研问题。也正是这点,深深影响了自己的学生。王剑是史老师的博士后,他说,史老师是真正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用勤劳和刻苦,追求着教育科研事业。“老师这么勤奋,我们也‘不好意思’太落后”,实验室的同学们都这样激励自己,多年来,“优秀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2021年暑假,史志华同志正在伏案工作(记者 川竹 摄)
“身教重于言传”“科研必作于细节”,这是导师史志华给学生黄萱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她的毕业论文从阅读文献的筛选、思路的确定、前言的撰写,每一个步骤甚至每一个细节史老师都会一一过问。“老师经常说细节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黄萱称赞到。
史志华说,自己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党员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自己永远不变的“本分”。
早些年,史志华和学生的办公室之间只有一个走道,遇到不懂的同学们就直接冲到老师办公室请教。“去食堂的路上,餐桌上,走道里,只要你碰见他,都可以请教。”正是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耐心和尊重,让同学们坚定了继续做科研的决心。
“没有扎实的实践教学,就培养不出一流农科学生”。每年5、6月份,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湖北咸宁等都会留下史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实习实践的忙碌身影。
如今,史老师已经培养了硕士、博士40余位,他们中既有2007级博士生方怒放,33岁破格评上正高级职称,又有2010 级博士生刘前进,已获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水保卫士:“让山更青水更绿”
“水土保持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有问题就有希望。”早在1992年在学校读研究生那时开始,史志华就一直带着实践中的问题思考、做科学研究。
那时正值我国“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作开始,水土保持是这些工程的重要一环。史老师便一头扎进三峡库区的王家桥流域,在面积仅仅16.7平方千米的地方,开展了近10年的科学研究。
博士毕业后,他和团队还在丹江口流域内建成了胡家山小流域核心示范区,成为指导库区小流域与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典范。
一名知识分子、一名教授、一名党员,他的最终价值应体现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造福祖国和人民。
史志华即是以此为重要“靶标”。近年来他围绕“水土保持”产出重大科技成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把“山更青水更绿”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他们逐渐集成地表径流调控、土壤肥力提升、植被可持续恢复和景观结构优化为一体的生态治理模式,成果在50多个流域推广,应用区域的水土流失减少72.8%,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史志华同志(左二)正在指导江西赣州采样实验(记者 川竹 摄)
这其中,王军光老师是一部分工作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他看来,“生态调控治理水土流失,服务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就是史老师的战略构想。史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坚持“山上山下同治,治山理水同步”,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统筹兼顾,研发了“人工抚育生物结皮为先导的土壤肥力提升”技术、坡地“植物篱-生态路沟”技术、林果地调水保土技术、崩岗生态防护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南方低山丘陵区“一控二保”、“一高双低”的生态调控治理模式。
这一切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了可能。“烂山地貌、生态溃疡”,2017年以前,江西省赣州市的某6.5万亩丘陵地区被贴以这样的“标签”。与江西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同行一起,通过技术集成与创新,一改这里过去的面貌,富度与多样性增加80%以上,土壤有机质、氮磷等养分提高44%,径流泥沙削减50%以上,年蓄水量增加约40 m³/亩,区内50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被中央电视台等誉为“南方丘陵山地特点鲜明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样板”。
如今,史志华还是一如既往早出晚归、一如既往勤奋钻研。学院党委书记吕守华说:“史志华老师政治觉悟高、大局意识强,为人诚实正直、谦和自信,工作勤奋、实干进取,科研成绩突出。”这是对他的肯定,也是他前进路上的一个最好脚注。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资源与环境学院通讯员 储召杰 参与采访 审核人 吴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