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乡村振兴人才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校举行

核心提示:4月18日下午,2023年“加多宝·学子情”乡村振兴人才奖学金暨新长城助农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杜承臻 张成凤)4月18日下午,2023年“加多宝·学子情”乡村振兴人才奖学金暨新长城助农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镇志勇主持会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青年发展项目部副主任王少凡,处长王伟佳,高级主管何雪,我校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导师代表及获奖学生参加会议。

本次奖学金项目由加多宝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全国7所重点农业高校共同发起,旨在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我校共有50名学子获得此奖,其中本科生20名、研究生30名,共涉及13个相关学院。王少凡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并合影留念。

颁发证书合影(通讯员 张成凤 摄)

颁发证书合影(通讯员 张成凤 摄)

202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杨哲、2020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生杜缠缠作为获奖代表发表感言。

杨哲从“知农、爱农、兴农”三个方面回顾了自己在大学期间投身助农事业的经历。她通过参与“基于食品组分制备稳定的油包水包油双重乳液”的研究项目,为我国果蔬产业在采后流通环节所面临的产品损耗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她说“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会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杜缠缠在湖北仙桃再生稻科技小院驻扎了三年,将中国传统的再生稻种植与稻鸭共养模式相结合,探索出了兼顾化肥农药减量与水稻产量增产的稻鸭模式。她与同伴们深入农村生活,亲身学习农业生产操作,直面农业生产中的困难,不仅实现了科研工作上的突破,更与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完成了从“没见过水稻和鸭子的西北姑娘”到受当地人称赞的“鸭司令”的蜕变。

土壤与植物营养系副教授丛日环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发言,她介绍了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油菜科技小院致力全面推进当地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该科技小院成立十余年来,始终坚守“解民生之困,治学问之道”的初心使命,致力于油菜肥料轻简化施用和高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科技小院不仅在相关领域取得了成果,还成功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当地农户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当地农户和政府的认可与支持。

从老师发言(通讯员 杜承臻 摄)

丛老师发言(通讯员 杜承臻 摄)

王从严指出,做学问要“顶天立地”。“顶天”是指要做世界范围内一流的科研,“立地”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围绕乡村振兴,勇于投身一线,做实实在在的工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代表学校对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做一个志存高远的有志青年;二是提升学习能力,练就扎实本领,做一个知行合一的有识青年;三是甘于坐冷板凳,乐于自找苦吃,做一个砥砺奋进的有为青年。他强调,广大同学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坚决摒弃“躺平”心态、“过客”心理,锚定目标,乐于自找苦吃,用奋斗创造新的成绩,努力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行动主义者”。

王书记致辞(通讯员 张成凤 摄)

王从严致辞(通讯员 张成凤 摄)

据了解,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扶贫基金会。30多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已经成长为在“三农”领域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大型公募基金会。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动适应国家“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审核人 镇志勇

责任编辑:蒋朝常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