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社会上曾出现过学习逻辑知识的热潮,但后来渐渐趋于冷淡。之所以趋于冷淡,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逻辑学自身的原因。这些年,社会上非理性思维逐渐增多,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的争论中经常出现概念混乱、判断失当、论证无理等逻辑错误。这显然与人们忽视逻辑知识学习、逻辑素养降低有很大关系。在“逻辑无用论”较为盛行的情况下,大力提倡学逻辑、用逻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对逻辑学的作用,应坚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既不能低估,也不要夸张。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工具帮助人们做事情、解决问题。换言之,工具的意义在于应用;如果不应用,工具就没有价值。工具可分为“技术工具”和“理论工具”(思维工具)两大类。技术工具帮助人们做具体事情,理论工具帮助人们分析思考问题。逻辑学是一种理论工具、思维工具,它帮助人们做什么呢?人们在说话、写作、思考中要使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论证。逻辑学正是研究作为人们思维形式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的学科。因此,作为工具性学科,逻辑学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在说话、写作、思考过程中正确使用概念、恰当作出判断、正确进行推理论证。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自身的学科问题,对这些问题不断深入研究,推动逻辑学自身发展,是逻辑学研究者的主要任务。但逻辑学的意义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还应把逻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帮助人们正确使用概念、恰当作出判断、正确进行推理论证,这样才能实现逻辑学的工具价值。前一个方面是“逻辑学的学术意义”,后一个方面是为“逻辑学的社会意义”,“学术意义”是为“社会意义”服务的。
持“逻辑无用论”的人或许会认为,不学逻辑、不懂逻辑也可以正常说话、写作、思考,甚至可以很好地从事学术理论研究。这的确是一种客观现象,但不能成为否定逻辑学作用的依据。其实,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反复的实践中会逐渐在说话、写作、思考等方面获得丰富的经验,培养较高的能力。虽然没有自觉意识到,但这些经验、能力是符合逻辑要求的,已经包含着逻辑的规律。也就是说,虽然人们不学逻辑、不懂逻辑知识,也可以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养成一定的逻辑素养,这可以称作“自发的、不自觉的逻辑素养”。没有这种素养,人们是难以正常说话、写作、思考的。至于不学逻辑也能很好地从事学术理论研究,是因为任何一种专业理论都是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们内在地符合逻辑规律和逻辑规则。人们在学习专业理论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受到了不自觉的逻辑训练,培养了不自觉的逻辑素养。
既然人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会形成“自发的、不自觉的逻辑素养”,是否就不再需要学逻辑呢?当然不是。虽然不学逻辑也可能不自觉地遵循逻辑,但也可能不自觉地违反逻辑,犯逻辑错误。只有学逻辑、懂逻辑,才能既自觉地遵循逻辑,又自觉地识别并避免逻辑错误,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理性。学不学逻辑,区别就在这里。
http://www.cntheory.com/news/Llwhjy/2013/74/1374101016JE43JKI2G99DJIC1985C.html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