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一家之言】论文答辩:育人效应能否再大一些?

又到毕业季,论文答辩再度成为学生热议的话题。它不仅应成为毕业生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一段人生记忆,而且应成为大学师生崇学重问、探求真理的一场思维盛宴,甚至还可打造成为社会各界监督大学、叩求新知的一个互动平台。
众所周知,论文答辩在大学所有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集中体现教风学风、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是学生公开接受学术共同体的联合质询、灵活运用系统辩证思维,精要呈现学术创新成果、充分展示其学术水准的必要程序。必须肯定,绝大多数高校对论文答辩相当重视。同时也应看到,在发挥其育人效应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在答辩信息公开方面,尽管许多单位张贴海报,欢迎本单位乃至外单位对论题感兴趣的人员参加,但由于通知时间较晚、和其他教学时间冲突、答辩地点空间有限等原因,真正能到现场观摩的人数非常有限,甚至连本学科和本专业的非应届毕业生都不一定有机会全程旁听。又如,在具体答辩过程中,由于申请参加答辩的学生较多、一些受邀前来参加的外单位专家日程较紧,答辩人很难有充裕的时间陈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及方法、具体介绍自己的学术创新发现,而且在专家提问和答辩人答辩之间的互动环节,也难免匆忙进行,很有可能错过对一些有价值的创见的深入探究。
我们所以强烈期盼放大毕业论文答辩的育人效应,理由有三:一、尽最大可能提高论文答辩的公开程度,既是对申请学位的学生下足功夫做一篇好论文的最大激励与有力鞭策,也是对论文指导教师学术水平、育人水平的公开监督和有效约束;二、尽最大可能让本学科本专业非应届毕业生观摩毕业论文答辩,既是对他们平日做好知识积累、关注社会热点、研读专题文献的现场指导,也是对他们将来合理确定选题、倾心致力创新、遵循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的提前教育;三、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公众观摩大学毕业论文答辩,既是大学增强育人自信、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与社会共享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的重要渠道,也是让社会增加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信任、支持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大学能否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令人担忧的时候,此举尤应推出。
如果上述理由可以成立,我们应该克服时间、空间上客观存在的诸多困难,做好以下工作:在全校乃至社会媒体上提前一段时间公告毕业论文答辩的相关信息,接受包括在校学生在内的旁听预约,并精心做好相应准备;合理安排答辩进度,不仅给专家提问和学生答辩留足时间,还可以为观摩者提供参与互动交流的机会;开通校园网络和校园电视,及时转播答辩实况,接受答辩现场之外的公众提问,让是非越辩越清、真理愈论愈明、新见渐传渐远。
当今天的人们对中世纪大学学术自治念念不忘的时候,可否记得,当年中世纪大学每年的论文答辩,同学们都要盛装以待,敲锣打鼓地簇拥答辩人前往会场,为其壮威造势;公开答辩时非内部人员同样可以参与并提问。倘若我们今日亦如当年,论文答辩岂不是学校的一场盛况空前、别开生面的学术嘉年华?(作者吴明忠,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07/08/nw.D110000gmrb_20130708_3-16.htm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