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通社记者 冯芷阳 朱宸樟 摄 )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吴怡晗 尚岚)12月29日至30日,第三届华中农业大学特色农产品暨“陆個壹”品牌扶贫展销会在华中农业大学梧桐路步行街举行。本届展销会由华中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后勤集团共同主办,建始县人民政府、秭归县人民政府、随州市农业局、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湖北省高校商贸管理专业部协办,为期两天。
本次展销会以“扶贫硕果,共荣共享”为主题,以“展示成果,推动交流;活跃市场,促进消费扶贫”为宗旨,坚持“科技、绿色、健康、惠民”的原则,以“合作、共享,繁荣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为目标。
恩施州国硒冷水渔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学校定点扶贫帮扶的建始县农业企业,我校张学振教授及其团队长期驻点该企业开展帮扶工作。在摊位前,老板娘指着桌子上的鲟鱼介绍道,“它的骨头是软的,很多人都不会处理,所以我们把它提前做好并进行包装,方便顾客食用。”水产学院研究生张殿福说:“我们使用山泉水来养鱼,属于流水养殖,像鲟鱼之类的冷水鱼,养殖水温要求在十八度以下,当地的山泉水的温度正好是十五度。”在扶贫工作开展之前,恩施的农民还是靠天吃饭,鱼养殖缺乏一套规范化的流程。张学振的到来改变了这种状况。他教授当地农民孵化养殖技术,寻找各地代理商为农民提供销路,找银行贷款为农民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张学振这一干,就是整整六年。
建始县马坡玉峰茶业有限公司是学校定点扶贫帮扶的另一家建始县农业企业。企业总经理李林一大早就在展销会上摆出了自家产的“十株茶”品牌茶叶。李林介绍,家里几代人都种茶,但茶叶生意得以红火缘于华农提供的技术支持。她感激地说道:“多亏了华农的周继荣博士帮我们做茶叶加工技术指导,艺术设计系的李琳老师为我们做包装设计,还有学校替我们介绍的销售渠道。”现在,她们家的茶叶销往全国各地,卖茶叶的年收入,也从之前的几十万增长到今年的几百万,带动周边数十家茶叶种植户脱贫致富。
“看一看嘞,两年老母鸡,正宗散养土鸡!”摊位工作人员卖力的吆喝引得行人频频驻足挑选。这是我校新农村工作队驻点村——黄梅县油铺街村带来的土特产品。油铺街村是我校新农村工作队驻点帮扶村,位于大别山脚下,山清水秀,环境条件很好。但是在接受帮扶前,村里人在当地大多都找不到工作,只能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约为5000多元。“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自从2015年学校帮扶工作队来了,提倡大家搞产业,大家的收入是呈‘几何倍’地增长,今年人均收入都有9000多元了。”油铺村锦春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自豪地说到。
这成效卓越的扶贫工作背后,依靠的不是破坏式的“工厂型道路”开发策略,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走的是绿色发展道路。据我校驻油铺村工作队队长刘进介绍,根据对油铺街村资源禀赋的科学评估,目前在发展两个主导产业,一是再生稻种植,二是土鸡养殖。这两项产业的发展中都很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比如在养殖上,我们选择了对环境的污染更小一些养鸡业。而且,我们严格控制了鸡群数量。”他说道,“后来引进的一家公司,就取名叫‘青山绿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此外,刘进还谈了油铺街村未来的发展。他表示,接下来要发展的是旅游业,现已请学校园艺林学学院的老师作了关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规划,并已在村里打造出了“百亩荷塘”“千亩果园”的产业雏形,将来还会进一步完善配套产业。问及这一举措背后的初衷,刘进真诚地说:“发展旅游业就是为了把经济带活。有了游客,就有商机,才能为村子开辟广阔的就业渠道,让老百姓坐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外面打工的人也能回来。”
西苑小区的住户周女士是农产品展销会的常客。“生姜、藕带、辣椒、大米、蘑菇、还有……”周女士笑着将手里的袋子摊开向我们展示她购买的东西。“新鲜,吃得放心”她告诉记者,“既买到中意的食材,又以消费的方式支持了国家扶贫事业,值得!”
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承担定点扶贫建始县、科技支撑大别山试验区,“616”工程对口支援咸丰县、建始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帮扶秭归县,“脱贫奔小康”对口支援大悟县、新农村工作队驻村帮扶黄梅油铺街村,科技入滇、科技援疆援藏等扶贫开发任务。在开展定点扶贫过程中,学校不仅重视内生动力的培育,重视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还特别关注脱贫攻坚的时效性和贫困人口眼前的困难。在聚焦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收,满足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获得感方面推出系列措施。像今年这样的展销会已连续举办了三届。通过这个活动既展示了学校科技成果,又帮助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县销售特色农产品,以销促扶,真真切切的以消费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摘帽。
审核人 吕守华 杨道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