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耕读路上】寻迹,经济管理学院学子品尝华溪村脱贫后的幸福滋味

核心提示: 7月21日至27日,经管院本科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感悟初心与使命。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万浩然)7月21日至27日,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参观“初心小院”“初心步道”“初心学院”等地,感悟初心使命,品尝华溪村村民脱贫后的幸福滋味。

“没想到,我看到了小康”

“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欧,啷啰......”7月22日,实践团成员嘴里哼着土家族传统的“啰儿调”来到了老党员马培清的家。实践团成员询问了马培清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并倾听了她的奋斗经历,从多方面了解她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看法。

“我的父亲是一名地下党员,解放以前以手艺人的身份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我从小就接受党的教育,深刻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马培清向团队成员讲述着自己父亲的故事。作为一名老党员,她见证了华溪村的蜕变。“之前一年还吃不上一次猪肉嘞,现在随时可以吃上猪肉、喝上牛奶。吃穿不愁,生活幸福。感谢党和国家的关怀,没想到,我看到了小康!”她说道。在临别之际,马培清叮嘱实践团成员们要努力学习,练就本领,为祖国服务。

“听老党员讲过去的故事,追忆起党当年的峥嵘岁月,她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对新时代的艰辛探索,大发展的背后是党员的大付出!”采访完后,实践队成员倪国钦感叹道,“红色的初心永远不会被岁月磨灭,吃得苦中苦,才能成就伟大事业。马培清奶奶情到深处落下的眼泪变成了种在我们心中的红色种子,带着这份传承,我们今后的步伐会走得更加坚定!”

“嘿咻嘿咻,搬石头喽!”

近日,华溪村遭遇持续大范围降雨,导致山体滑坡、公路多处出现落石、泥沙堆积。实践团队与重庆邮电大学实践团商议后,7月23日,两支队伍一起来到安全隐患地区,做好防护措施后,队员们便开始分工劳动。有的同学拿起扫帚清理路面;有的同学搬运石头;有的同学清理淤泥......“嘿咻嘿咻,搬石头喽!”随着大家齐的呐喊,一块又一块大石头被搬到了路边。高温没有阻挡大家劳动的脚步,虽然衣衫早已被汗水打湿,但并没有人叫苦喊累。

实践团成员余冠博表示:“我们不仅想从华溪村取到‘真经’,更要为华溪村办好实事。我们是学生党员,感悟初心使命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真正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

“吃得黄连苦、不怕辣椒辣,才能品得蜂蜜般的甜!”

为了更好地了解华溪村脱贫攻坚进展以及“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地情况,7月24日,实践团成员先后来到了华溪村校园、医院和村民家中。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实践团成员来到校园,通过参观操场、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等地,了解了华溪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情况以及食品安全情况。“手机一拨打,医护来到家。”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卫生院给每户人家签了家庭医生签约巡诊卡,通过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家庭医生在身边,健康守护每一天。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华溪村脱贫代表花仁叔的家里。人称“花婆婆”的花仁叔,曾经因为老伴生病导致家里致贫,便搭上了这次扶贫的“车辆”,通过开起“自来熟”农家乐和承包黄精管护,2020年年收入超10万。当问及是否对现在的生活满意时,“花婆婆”说道:“满意!当然满意!女儿女婿现在都在家一起开农家乐,收入也可观,与以前相比可真是好太多了,不愁吃不愁穿,住房、看病还有孩子们上学都有保障,真的感谢共产党。只有吃得了黄连苦,不怕辣椒辣,最后才能品尝蜂蜜般的甜!”

“习爷爷,我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7月2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华溪村“青少年之家”,为孩子们带去党史故事,带领孩子们开启“红色之旅”。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带来绘本《黄河边的民族强音》和《为人民服务》,用图画向孩子们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以及张思德无私奉献的故事。接着,实践团成员用课件和视频讲述英雄事迹,与小朋友们一起追忆革命先烈。讲解之后,实践团成员带领着孩子们齐唱《保卫黄河》。

绘画是孩子的本能语言。在团队成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以绘画的方式向习近平总书记诉说心里话。马宁蔓小朋友在画中这样写道:“习爷爷我想对您说,我们现在很幸福,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会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审核人:刘三宝

责任编辑:徐行 王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