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定西,生态恶化、越垦越荒是当地曾面临的难题,兰州大学通过引进新牧草品种、创新养殖模式为当地开辟了特色草畜产业发展之路;在云南永平,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曾深深困扰百姓,复旦大学打造了全链条、立体化的健康扶贫模式,为当地构筑健康医疗帮扶的“云端支撑”绿色通道;在贵州长顺,满园的农产品曾找不到销路,北京邮电大学发挥其信息化建设强项研发了“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年订单匹配3000万元……
以上案例,只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以下简称“直属高校”)定点帮扶成果的缩影。十年来,75所直属高校全力投入,交出了一张优秀的定点帮扶“高校答卷”。十年来,各直属高校是如何攻坚克难、全力协作,把高校优势与帮扶地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以特色鲜明的扶贫模式,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对此,教育部在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扶贫的“集团军”
75所高校,为何能形成巨大的合力?“强化政策引导,健全统筹协调、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这也是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的一大特点。
在强化校际协同上,坚持合作共赢。各高校分领域成立高校帮扶联盟,共有131所部属省属高校和企业参与,从高校扶贫“单兵作战”的攻坚战逐步转向高校帮扶“多方联动”的集团战,进一步促进优势资源共享,短板弱项互补,切实把地方所需和高校所能结合起来;形成了北京大学“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一批发挥联盟作用、具有示范带动意义的工作模式。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37所直属高校还承担了支援14所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建设的任务,有效提升了合建高校的办学水平,并发挥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强化校内协同上,坚持一体多元。各高校既是统筹协调、组织调度的“指挥部”,也是支持保障挂职干部、专家教授、青年师生一线作战的“后勤部”,还是动员协调校友、企业等社会资源的“联络部”,集学校合力、聚校友之情、承社会之助,形成了校内外联动的帮扶局面。十年来,各直属高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4.35亿元,帮助引入企业663个,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151.6亿元。
在强化项目协同上,坚持典型引领。教育部连续举办六届直属高校、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活动,遴选出172个特色案例。同时,一大批教育、志愿者、旅游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入选其他部门征集的案例库。这些典型经验、成功做法有力地促进了各个学校互学互鉴,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有效的工作抓手。
因地制宜,科技、教育、健康、消费帮扶多面开花
有了帮扶的队伍,如何才能精准施策,落实因地制宜、有力有效的帮扶举措?刘昌亚指出,各直属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智力和人才优势,与帮扶县密切配合,坚持定点帮扶、重点突破与联合作战、全面提升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了应帮扶县所需、尽高校所能的特色帮扶路径。
“吉林大学的抗盐碱水稻‘吉大6号’‘吉大7号’‘吉大158号’推广面积800余万亩,增产4亿公斤,为农民创收12亿元;华中农业大学在长江流域湖北油菜主产区推广优质油菜累计1.5亿亩,在西北、东北地区推广麦后复种饲料油菜150万亩,仅饲料一项,为农民增收4.5亿元……”科技帮扶的成果已初见成效。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介绍,为推动高校深入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教育部于2018年出台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5年来,各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超过500个,打通转移转化通道,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应用。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共转移转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超过1.8万项,创造经济效益710亿元以上,极大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在教育帮扶方面,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援建捐赠、师生支教、师资培训、结对关爱等成为所有高校的共同行动,促进帮扶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较大提升,十年来累计培训教师11.64万人次。
在健康帮扶方面,深入开展医生和设备支援、医护人员培训、巡回医疗和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一大批帮扶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三级医院。其中,复旦大学在云南为2.5万余名乡村儿童开展免费先心病筛查及手术,四川大学在藏区开展包虫病义诊3.4万余人。
在消费帮扶方面,全面动员校内外力量,通过建立高校“订单式”农产品直供基地、后勤采购、工会购买、师生直播带货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十年来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44.01亿元,在国家消费帮扶“832”平台购买额度始终处于中央单位的前列。
刘昌亚表示,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紧紧围绕服务乡村“五大振兴”,教育部组织直属高校开展了102项创新试验项目,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如中国政法大学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打造“法治文化示范村”,电子科技大学在贵州省塔山村实施“数字塔山”工程等。项目开展一年以来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下一步将持续推进。
立德树人,在田间地头上好一堂“大思政课”
田间地头,既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广大高校师生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刘昌亚表示,各直属高校广大干部师生走进乡村、贴近群众、服务一线,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国情教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已成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实施了“三团一队”(书记帮镇助力团、教授助力团、研究生助力团和本土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智力帮扶新模式。5年来,168位专家教授、19批次283名研究生和148名地方行业骨干成为学校“输血”功能向地方“造血”功能转变的重要“转换器”,让师生在耕读实践中寻找最接地气的课题,在志愿服务中培育“知农爱农”的情怀,在生产实践中增长“强农兴农”的才干,真正做到了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闯出了一条西部强农兴农的新路子。
华中农业大学在湖北实施“科技与人才支撑乡村产业振兴”计划,2年多来,3位院士、600余名专家教授、3000余名大学生深入湖北全部县市,开展科技服务工作400余次、走访调研地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300余家,举办各类培训讲座近200场、培训人员8000余人。一大批专家教授尤其是年轻教师走出实验室,把科学研究做进田间车间;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巩固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更了解了社情、世情、农情、民情。
“各校在帮扶地区建立了近百个教育培训、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实践基地和育人平台,一批又一批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用到乡村,使高校与乡村紧密融合、共同成长。”刘昌亚表示。
刘昌亚指出,历年全国脱贫攻坚考核第三方评估、工作普查、资源调查等,高校师生成为绝对主力。各学校发挥学科人才和研究优势,成立乡村振兴研究机构42个,注重将工作实践进行学理性阐释、学科性集成、学术性研讨。工作中涌现出的特色案例、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也成了思政课的宝贵素材,各校以主题宣讲、报告会、专题课等形式开设了系列国情育人课程。
刘昌亚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履行好直属高校定点帮扶牵头职责,推动各校紧盯“发展”主线,聚焦乡村“五大振兴”,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持续展现振兴路上直属高校的担当、作为和贡献。
(本报记者 唐芊尔)
原文载于《光明日报》2022年07月27日 04版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990bc1407b764557ac831e5d78f082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