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中国青年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本禹志愿服务队”二十年接力支教催生新动能

核心提示: 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03版刊发题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本禹志愿服务队”二十年接力支教催生新动能》一文。

QQ截图20221227105005

从武汉出发返回家乡,连绵的高山、蜿蜒的公路……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从“陈同学”变成了大水乡箐山小学的“陈老师”,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队员陈晓娟“心里像夏季的热风一样欢腾”。

2021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2017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陈晓娟加入学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和其他15名同学一起组成支教的第17棒队伍,去往家乡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水乡支教。

到箐山小学报到的第一天,望着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这个在大水乡出生的彝族姑娘告诉大家:“同学们,我也是从大水乡出去的,和你们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

陈晓娟选择回乡支教,源自与“本禹志愿服务队”从小结下的“缘分”。上幼儿园时,她就常常听大人们聊起“武汉来的支教老师”的故事。

这位支教老师就是徐本禹。2002年7月,20岁的华中农业大学大三学生徐本禹来到毕节市大方县岩洞小学开展暑期支教。贫困山村落后的教育条件撞击着他的心灵,2003年,他放弃读研的机会,又回到贵州山村支教两年。

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成立“本禹志愿服务队”,决定每年在应届毕业生中招募优秀志愿者,到贵州山区定点支教。10多年来,这支志愿者队伍一棒又一棒接力向贵州山区输送教育力量。

上了初中,陈晓娟也真正接触到“本禹志愿服务队”。当时,陈晓娟在大水中学上学,经常听到班上大石小学、箐山小学毕业的几位同学聊起各自与志愿服务队支教老师的故事。“他们每年都会看到不同的支教老师,这些老师会讲外面的世界怎样精彩,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2017年,陈晓娟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在开学第一课上,陈晓娟观看了一部根据徐本禹等人事迹改编的公益话剧《牵挂》。这部话剧生动再现了华农研究生支教团的感人故事,陈晓娟深受师兄师姐支教精神的感染,跟随剧情,她不禁也将自己“代入”其中。

“上大学后,我看到了乡村教育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慢慢坚定了要返乡支教的想法,希望能作为本禹精神传承的一分子,做家乡孩子们成长的‘助推器’,让更多孩子能跟我一样,考上大学、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陈晓娟说。

2021年7月,陈晓娟和队友们来到大水乡。她被分到了箐山小学支教。这所小学坐落于乌蒙山腹地,全校共有教职工15人,学生282人,以彝族、苗族为主。陈晓娟主要负责三年级37名学生的语文教学。

作为本地人,方言的相通让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陈晓娟很快跟孩子们熟络起来。

“老师,你家远吗?”“老师,你以前在哪里上学呢?”“老师,你的大学是怎么样的?”孩子们对她的经历充满好奇。

“老师家就是大水乡的,当时条件比现在还要艰苦。”陈晓娟向孩子们分享自己求学的故事。她回忆起读小学时,每家每户都没有通网络,老师教学使用传统的板书,一擦黑板粉笔灰“到处飞”;十几年后的今天,道路村村通、网络家家通,学生坐在干净整洁的教室内,运用现代化的课件学习新知识,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她也总能从孩子们身上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个别孩子会因为家庭状况自卑。相似的成长环境,让她跟孩子们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作为大水乡少数考上“211”高校的大学生之一,她常结合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懈怠等问题,陈晓娟设置了“一对一”帮扶、“重点”帮扶、“集优”兑奖等多类学习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课本上的知识,陈晓娟还会和大家促膝长谈,帮助他们改变错误想法,树立人生目标。

陈晓娟注意到学生杨奇江上课老爱打瞌睡,后来发现,杨奇江那时沉迷于手机游戏,晚上熬夜打游戏,不写作业。陈晓娟找他谈心,从当下谈到以后、从学习谈到理想。

终于在一次课间,杨奇江从窗户给陈晓娟递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道:老师,我会好好学习语文的!从那以后,陈晓娟发现他变了,白天再也不打瞌睡,学习主动性也提升了。

以前是陈晓娟追着他要作业,渐渐地,他追着提醒老师收作业。杨奇江的语文成绩从原来的20分左右,逐渐提升到40分多分、60多分,拿下全班语文“进步奖”。能够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陈晓娟觉得无比欣慰。

在支教过程中,陈晓娟还协同队友开展“玩转科学”项目,向学生传授垃圾分类、太阳能发电、食品添加剂等众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帮助大家开阔视野、领略科学魅力。

一年支教时光结束,陈晓娟与孩子们的“缘分”仍在继续。不久前,箐山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接连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汇报”近来的学习生活情况。“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班上同学现在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老师,我们都很想你,有空回来看我们”……

如今已是华中农业大学2022级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陈晓娟,对支教有了新的理解。在她看来,以徐本禹学长为开端,“本禹志愿服务队”20年的支教接力为家乡带来的改变是深刻的。

这些年来,在支教团队的呼吁支持下,家乡的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在,学校里有现代化的教室、全新的操场、整洁的食堂、独立的宿舍……一切焕然一新。

同时,在志愿者的影响下,许多学生树立了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反哺家乡的目标,家长们则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陈晓娟的童年伙伴高霞就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大石希望小学。高霞常跟她提起,支教老师对她影响很大:除了学习指导与生活关心,老师们还联系爱心人士对她进行经济资助,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至今,高霞仍常常和支教老师联系。

目前,高霞在贵州大学读研究生。她说,希望毕业后也能像这些支教老师一样,立足专业,扎根基层,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这些改变是‘本禹志愿服务队’无数志愿者一年又一年传承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努力换来的结果。”在陈晓娟看来,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将知识与希望播撒到贵州山区,让爱心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辛勤,却也浪漫”。

支教期间,陈晓娟还参加了毕节市举办的带岗直播活动,为父老乡亲推荐、联系工作岗位。她认为,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

“我看过许多地方的风景,却依然热爱家乡的土地。”回想起在家乡一年的支教经历,陈晓娟在随笔里写道。未来,她希望带着爱与嘱托,在助力家乡的孩子们开创美好明天的路途上继续前行。

吴子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中国青年报》2022年12月26日03版

原文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2-12/26/nw.D110000zgqnb_20221226_3-03.htm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