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湖北日报】华农这堂思政课“走”出教室

核心提示: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唐尚书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搬到了教室外,带着学生们来到该校校史馆和校园里的张之洞塑像前,进行情景教学,把校本资源融入了思政课教学。

1

3月15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2204班吕梦佳和同学来到该校档案馆,查阅有关档案,因为她们要完成一项特殊“作业”。“老师让我们课后搜集和梳理校史中著名的人物及事件,通过挖掘校史资源,深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吕梦佳说。

原来,这项“作业”源于一堂思政课。

几天前,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唐尚书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搬到了教室外,带着学生们来到该校校史馆和校园里的张之洞塑像前,进行情景教学,并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提问:“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的创办,与洋务运动以及戊戌维新运动有何关联?”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唐尚书在备课时,萌发了一个想法:何不把这些历史片段与该校校史结合起来,发挥教学场景与情景教育功能,把校本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让书本知识变得鲜活?于是,他把这堂课搬到了校史馆,以及校园小广场上的张之洞塑像前。

在校史馆,唐尚书结合陈列展品,讲述了该校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农业教育、培养农业人才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问互动。

之后,师生们来到校园里的张之洞塑像前。在这个户外课堂,唐尚书从张之洞讲起,结合校史,讲述洋务运动的兴起,并阐述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学生们拿着书本,坐在塑像前的台阶上,聚精会神地聆听,并认真地记着笔记。

课程尾声,唐尚书还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份特殊“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再到校史馆或档案馆,通过搜集和梳理校史中的重要事件与人物,深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这堂课的创新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受到他们点赞。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工商2204班学生黄怡璟说,这样的授课方式,让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更加开阔,对这部分重点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也更加热爱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华农。经济管理学院工商2205班郭晶晶说,当中国近现代史与华农校史相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变得立体起来。

不少学生认为,在户外教学以及与老师的互动中,不仅学习了课本知识,也体会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校训精神。

唐尚书表示,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校本资源,用鲜活素材讲授书本知识,这样的沉浸式户外教学是一次尝试。同时,把校史和校本文化融入思政课中,也能让学子们进一步了解华农校史和华农精神。他希望能继续创新课堂教学,探索和完善沉浸式户外教学方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韩晓玲 通讯员徐行)

3

原文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ubeidaily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347781&cId=0&tencentShare=1

责任编辑:王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