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系列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核心提示:8月27日下午,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系列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学生综合服务楼421举行,中国农业出版社副社长刘爱芳,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教务处处长李大鹏等参加会议。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石健)8月27日下午,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系列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学生综合服务楼421举行。中国农业出版社副社长刘爱芳、高等教育分社社长赵娴等4人,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教务处处长李大鹏,本科生院实践教学管理处处长刘震等参加会议。

会上,赵娴围绕“新时代教材高质量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作主题报告。首先,她肯定了编写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系列教材的价值和意义,表示这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充分彰显了农林高校劳动教育的特色与路径。

接着,赵娴介绍了中国农业出版社教材建设情况、新时代教材建设新要求、“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新特征、对高质量教材建设的建议。她强调,新时代教材建设要把好政治关、思想关、质量关,教材是“一剧之本”,建设中要处理好教材、课程与教材的关系。她谈到,“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过程中要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突出产教融合,配套做好数字资源建设,加强新建新兴专业、急需紧缺领域教材,重点加强新兴交叉学科教材、乡村振兴急需紧缺领域教材建设,做好基础课教材与专业课教材融通衔接。此外,赵娴还就教材编写理念、团队组建、框架搭建和内容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相互提问交流。12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系列教材建设负责人先后分享了教材建设进展状况,并从编写思路、设计理念和编写困惑等方面进行了互动研讨。

李大鹏对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系列教材建设推进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教材建设要坚持质量为本,立足动手实践,将劳动教育与耕读教育有机结合,挖掘学校和学科特点打造具有华农特色的劳动教材品牌;二是要以教材建设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建设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新形态教材;三是克服困难、抢抓时间,早日完成教材编写和出版发行工作。

审核人:刘震

责任编辑:蒋朝常 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