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梅斌 漆华 左覃艳)3月17日下午,以“我的求学路”为主题的“千问计划”活动在学生综合服务楼103举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代明球、周少立两位教授分享了在校本博阶段求学经历,以面对面轻松畅谈的形式解答同学们学习成长困惑。
师生交流现场(梅斌 摄)
“青春与迷茫是紧密相连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向,全身心投入进去,最终就会收获好的结果。”刚刚从海外学成归来周少立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坎坷”求学经历。回忆在华农的校园时光,他告诉同学们,本科时候他也曾遇到低谷期,科研起步阶段四处碰壁,课题频繁更换,有一段时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我选择了在当时属于前沿领域、少有人踏足的生物信息方向,从零起步,自学相关专业知识,在奋斗中找到了科研的乐趣和人生发展方向。“周少立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解决困惑的”良方“。在谈及科研发展时,他认为同学们要具有挑战未知领域的勇气和毅力,主动探索创新前沿领域,坚定目标不懈努力,才能在”无人区“发现科学的魅力,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求学道路上心态是很重要的,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是支持我克服人生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代明球教授结合同学们的提问分享了求学科研路上的经历。在二十余年科研探索道路上,他一直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由于深厚的母校情节,在拿到中国农大、武汉大学等高校Offer时,他毫不犹豫选择回校任教。他认为,科研道路上,科研平台对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许多本科生激扬梦想,攻坚克难,在硕博阶段就做出了不错的科研成果。他欢迎更多有志向、对生物科学感兴趣的同学进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科研梦想。他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为正在求学和科研路上探索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同时,他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追求梦想,不断地学习进步,坚定目标并为之奋斗。
”老师,请问本科阶段有没有必要出国呢?“”请问科研课题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应对呢?“......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带着困惑与两位教授积极交流。对于求学之路上是否需要出国学习,两位老师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表示,同学们在建立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后,再选择出国去到更大更广阔的平台学习,对于扩宽自己的科研视野、提升个人科研能力会更有帮助。对于同学们都存在的”科研时遇到了实验结果不理想的情况该如何解决“的共性问题,周少立认为,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科研之路注定不会是一条坦途,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会调节情绪,然后积极与导师沟通,勇敢面对困难。代明球则举例了自己课题组学生的案例,表示做好科研打好基础很重要,多阅读前人的文献,精读找方法,泛读寻创新,这样才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理性应对。
活动结束后,生科英才2001班周宇欣收获良多:“两位老师的成长经历让我很受启发,不仅使我对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进展有了更多了解,还为我科学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提供了指引,我未来希望像两位老师一样扎根基础学科,为实现科研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人:唐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