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于高校而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十年来,我校人文社科学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优势特色,促进交叉融合,聚焦“三农”领域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耕细作,培养了一众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学术突破,建成了一批智库平台,服务了一方人民群众。成长壮大的华农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顶层设计:描绘新时代人文社科发展蓝图
人文社会科学是党的重要事业,学校党委把人文社会科学放在重要位置,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描绘了一幅新时代人文社科发展蓝图。
“坚持‘局部创优势,整体上水平’的办学方针,全面提升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推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
时针回拨到2012年春,学校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瞄准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优化,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2013年,第九次党代会结束不久又发布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中长期规划(2013—2023年)》,把《意见》的发展“蓝图”变成“规划图”和“施工图”,计划分三个阶段全面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2019年,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一流学科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工学、基础理学优化布局,形成特色和优势,建设高水平新型智库,产出一批高质量人文社科成果,推进学科建设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2022年4月,学校举行人才代表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高翅勉励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当新时代“大先生”
人才是《意见》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资源。学校坚持引育并举,汇聚了一批国家级人文社科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加大人文社科学科引才力度,在人才津贴和科研经费上给予政策支持。在培养环节,引导青年人才加入学科团队、融入学科交叉以及对接国内国外“双导师”,通过实施“硕彦计划”等人才项目支持人才成长发展。十年来,曾晨、张露等一批青年人才把事业选在华农,柯新利、李剑等一批青年才俊留在母校成长发展。“我与华农两次相遇,第一次是上大学,第二次是参加工作。感恩相遇,华农如火,助燃有我!”李剑说。
2021年底,学校召开海外归国青年教师座谈会,校长李召虎寄语归国教师精忠报国立德树人守正创新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十年来,李谷成、田北海、柯新利、覃江华和梁伟军等一批青年才俊走上学院领导岗位,担起学科建设重任。各学院全力做好人才工作,为青年教师安居乐业创造条件。“学院领导主动找每一位老师聊事业、拉家常,还为解决我小孩儿的入园问题来回奔波,反复沟通协调。生活工作在华农,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法学院周娟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十年来,《意见》中明确的科研阵地、研究规划、研究项目、资金分配、评价评奖等内容也悉数落实。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两轮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新增1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1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问题导向: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国之大者”
“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深刻在我校人文社科学者心中,引导他们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
前不久,副校长青平教授领衔的粮食安全与营养健康团队申报的项目《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研究》,获批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气候变化、食物结构升级、经济减速多重压力危及粮食产业。”青平说,“保障粮食安全与营养安全是关乎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
“项目计划从理论上搭建我国粮食安全事业的‘四梁八柱’,从实践上探索粮食稳增产、保供应、防风险发展路径。”团队核心成员、经济管理学院李晓云教授介绍,团队致力于助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人民营养健康,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青平带队调研粮食生产情况
李晓云随傅廷栋院士到吉林调研油菜产业发展情况(记者 刘涛 摄)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我们的研究助力“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落地生根,确保农田姓农、良田种粮,牢牢18亿亩耕地红线。”公共管理学院张安录教授领衔的自然资源管理与公共治理团队聚焦耕地保护问题,探索建立耕地生态保护机制。团队先后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为解决耕地保护问题提供智力支撑。
张安录带领团队举办第三届自然资源管理与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议
新时代,如何实现农业增长动能转换和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道必答题。2019年,我校农业产业与技术经济团队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战略研究》,为这一时代难题解决提供科学参考。团队还通过资政报告等形式,为我国“三农”事业建言献策,连续多年向农业农村部提交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要素成产率测算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团队带头人、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成教授是我校7位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之一,他带着团队聚焦油菜产业经济领域,与学校自然科学学者一道,开展油菜作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研究。“民以食为天,守护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是我们的使命和追求。”李谷成说。
李谷成与团队成员探讨农业增长动能转换和创新驱动发展
与李谷成一样,十年来,项朝阳、祁春节、刘灵芝、冯中朝、青平、何玉成等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为我国蔬菜、柑橘、食用菌、水禽、藻类、中药材等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做出了华农贡献。李崇光教授等助力农产品流通驶入快车道,合著的《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研究》入选人文社科最高层次文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价值引领: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结在田亩间
十年来,我校人文社科学者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践行“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
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第一要务。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人文社科学者统筹把握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做好教学设计。继承耕读教育传统,寒来暑往,一批人文社科师生到全国各地开展田野调查,加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国家队”。同学们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了解社情民意,读懂今日中国,增强了学农爱农情怀,坚定了强农兴农志向。
基地平台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培养皿”。十年来,学校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宏观农业研究院等平台,大力开展人文社科观测点和数据资源库建设,贡献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决策参考、资政建言、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一大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荣誉。
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张俊飚教授领衔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团队聚焦“双碳”战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新思路。今年9月,团队成员何可和博士生于《科学》杂志发表的Letter文章在社会引起反响,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学者智慧。
张俊飚调研农业生产固碳减排情况
践行把论文写作祖国大地上,十年前,文法学院农村社会学团队万江红教授牵头策划,与武汉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共建阳光社工站,拉开了高校社工参与社会治理的序幕。近年来,社会工作服务站如雨后春笋在湖北多地相继成立,一群走村串户的“红马甲”,从服务农村“三留守”弱势群体,到全面融入基层治理,成为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十年来,团队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研究社会政策,融入社会治理,推进社会发展。制定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成为地方标准,出版的专著填补了我国长江流域农业专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多篇咨政报告。文法学院院长田北海教授领衔的“十县百村”乡村振兴荆楚行社会实践计划和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改革项目,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农村社会学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国家需求永远是我们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队带头人钟涨宝说。
钟涨宝、万江红带领学生做田野调查
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踏遍荆山楚水,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寻常百姓家。团队在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建立“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长期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城乡社区和田间地头,开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讲、传统文化宣讲及咨政服务。吴春梅、梁伟军、李恺、霍军亮、刘双等一大批学者长期活跃在理论宣讲第一线,把党的好政策讲到老百姓心坎上。
学校在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建立“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以上图片无特别标注均来自受访人和新闻中心图库)
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覃江华教授领衔的外国语学院教师团队,立足外语教育研究所、农科学术英语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培养学生国际胜任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向全球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一路砥砺奋进,恰是十年风华。我校人文社科学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主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展望未来,人文社科学者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华农力量。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记者晏华华 审核 吴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