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土壤科学前沿论坛在校召开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梓幻)2月4日上午,首届土壤科学前沿论坛在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环境地球科学处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本届论坛以“数据驱动土壤科学新发现”为主题,向与会者分享了一场大数据推动科学发展的科研进展。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在会议开场向代表们表示热烈欢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环境地球科学处处长刘羽阐述了土壤学科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对维持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等的重要作用。刘羽指出,大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在揭示土壤科学规律和推动理论与应用创新方面十分关键。她倡导将土壤学与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深度融合,为更好的利用大数据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更有效的科学支撑。

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张佳宝院士肯定了土壤学科的历史贡献,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强调了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新方法的探索、新技术的发展和新研究队伍培养的重要性。张佳宝认为,本次论坛为学科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并为土壤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会议期间,众多学者就大数据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数据共享机制、数据挖掘方式、数据质量和可靠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朱永官院士指出,“土壤”领域发文量巨大,且呈指数增长,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难以人为阅读穷尽,土壤科学发展已进入大科学融合和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发展的时代;周卫院士强调了植物营养学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性;徐明岗院士的报告突出了长期定位监测产生的大数据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需从数据特征、量化方式、数据模拟科学性等方面深度挖掘观测数据,理解现象本质,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案;研究员张甘霖则深入探讨了土壤地理学的数字化转型,强调了其在土壤可持续发展、土壤信息网格和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此外,其他众多专家还针对大数据的应用,从数值过程模拟、土壤病毒、土壤呼吸温度适应特征、农业碳中和、沉积学、土壤物理、土壤质量等众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研讨。

专题报告结束后,现场参会人员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谭文峰教授、黄巧云教授、蔡鹏教授、汪明霞教授、郭龙副教授,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李芳柏,浙江大学何艳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黄元元等各自就有关大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大数据的共享方式和机制、数据挖掘方式、数据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相继发言,展开热烈讨论。

随后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综合处副处长郑袁明线上发言表示了对此次会议召开的肯定,并表示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全力支持形成固定的论坛机制。

最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作品总结发言,提出会后应围绕会议主题以论著形式系统分析并提出未来土壤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并形成每两年组织一次论坛的固定机制,以此推动土壤学科知识和研究的发展。

审核人:谭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