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路标上的校史

    漫步在林荫道上,我们静逸地享受着满眼的绿色。偶然抬头,看到一旁的路标上写着:学堂路,学院路,学府路,狮子山大道,翠竹路……有的可以顾名思义,如柑橘路就是因为路旁有一栋柑橘楼,而且还有一大片柑橘试验基地,而其他一些我们也许就无法解释了。

    带着心中的疑问,记者走访了校基建处资料室的办事员,他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早先在学校参加过许多建设工作。据老人介绍,学校的每条路名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意义。其中有代表性的的四条主干道学堂路,学院路,狮子山大道,学府路,它们在2002年以前分别叫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后来,经学校领导讨论才进行改名。狮子山大道的来由是因为学校背靠狮子山,故得此名。而其他三条主干道则由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学堂路
   我校前身是湖北农务学堂,故将纬一路更名为学堂路。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结合“知性合一,手脑并用”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办学理念,上奏朝廷,在武昌东门外卓刀泉创办湖北农务学堂。招集绅商士人有志讲求农学者入堂学习,研求种植畜牧之学,是为国内各省同类学校中开办最早者。学堂学堂初设农科,招生30名,教授化学、农机、植物与土壤诸课。翌年添招蚕科学生30名,增开算学、方言、电学、种植等课程。1903年在武昌宝积庵(现我校校区内)购地迁建,新校舍内一切教学设施,均仿照日本农业学堂形式。除一栋二层教学楼外,另建有试验室、养蚕室、育种房及其它附属建筑。教室均为阶梯教室,光线充足;化学实验室则可以进行有机、无机和定量析等各种实习。1906年,农务学堂开设高等正科,更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分设农桑、畜牧、森林三科设实习项目25种,学制四年,定学额120名,由普通中学堂及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升入。学堂并附设农业小学堂和中等蚕业学堂各一所,形成从小学、中学到专科完整的农业教学系统。
   基建处的办事员感慨地说:“当年的学堂培养出了各类农业专门人才,对于近代湖北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院路
    学院路则取华中农学院中“学院”二字之意。学校几经演变,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曾直属中央高等教育部,后实行农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学府路
   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我校由农业部直属转为教育部直属。2005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为一所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的高等学府。现今我校已成为高等学府,学府路的名称也就因此而来。
    现今学校占地面积7425亩(约5平方公里)。校园三面环水,背靠青山,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是理想的教学和科研园。 学校基础条件优良,名师才俊荟萃,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学科优势明显 , 教学成就斐然 ,科技成果丰硕, 国际交流活跃 ,优秀人才辈出,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优异。相比最初的农务学堂,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小小的路名却大大地反映了学校的历史的演变进程。它们记载了华农的发展进步、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每一个路名都意味深长。我校即将迎来它110周年的诞辰。110年,风雨兼程,饱经沧桑,一路走来,华中农业大学也越来越好。让我们真心祝愿学校的未来越来越美好。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