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初冬候鸟成我校一大景观

    11月中旬,植被茂密、环境幽雅、生态保护良好的的狮子山迎来了数以万计的候鸟。幽静的校园里悦耳的鸟鸣不绝于耳,时而可见成群的候鸟遮天蔽日地从树林中飞出,同处南湖之畔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一时间,候鸟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根据资料显示,候鸟一般是指有迁徙习性、随季节变化有规律的来往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鸟类,群体大,来去的时间、地点都很有规律,有固定的越冬场所、繁殖地和迁徙地点。总的来说,候鸟分为冬候鸟和夏候鸟。候鸟主要特征是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迁徙。我国鸟类有1300种左右,其中候鸟大约600多种,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据专家介绍,武汉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停留。候鸟在我校的大量出现与我校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关。我校地处市郊,三面环湖,植被茂密,环境保护到位,具有优越的生态小季候,适合鸟类“驻足”停留。
    据报道,除我校外,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东湖、磨山、解放公园、武汉动物园这些地方,都是不错的观鸟地点。此外,新洲的涨渡湖和蔡甸的沉湖,也是武汉市能集中观看水鸟的大湖。专家此前也建议将汉阳墨水湖打造成候鸟“越冬目的地”。
    根据相关报道,全球共有8大候鸟迁徙通道,其中3条路线经中国:东线、中线及西线。武汉是中线迁徙候鸟的必经之路。在这些鸟群中,有一部分将武汉作为越冬终点站。湖北省湿地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和栖息地,每年途经或栖息越冬的候鸟达100多种,数量达20多万只。途经湖北的候鸟多是冬候鸟,比如灰雁、白额雁、红嘴鸥等。它们多是在春末夏初时,远途跋涉远到西伯利亚、外蒙古繁殖,临到冬季时,又折回南方气候温暖潮湿地觅食。其中,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武汉市郊,是湖北省少数保存最完好的湿地之一,每年来此越冬的各种大雁、野鸭数以万计。同时,它也是我国珍稀保护鸟类———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灰鹤、白琵鹭的重要越冬地之一,被称为湖北的“珍稀水禽基因库”。其中,近10年来在沉湖越冬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最多时达到每年400只,约占全球种群总数的1/10。
    我国候鸟三大迁徙路线:一个是西部路线,在干旱草原地带。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区的候鸟,主要沿青藏高原向南迁徙到达四川以及更南部的云贵高原。我国西藏地区的候鸟有一部分飞到印度去越冬。中部路线包括内蒙古东部、华北西部以及陕西省,候鸟主要沿着太行山、吕梁山越过秦岭、大巴山飞到四川以及华中、华南地区去越冬。另外一条非常重要的路线是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的候鸟主要沿着这条路线飞到华东、华南地区,有些甚至飞到东南亚,更远的飞到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