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时评
首页 / 狮山时评 / 正文
【我与祖国共成长】吴海舟:“小舟”留学路上的逐梦航行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5年来,广大师生将小我融入大我,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之际,我们选取部分师生奋斗故事,推出【我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报道,以此激励更多师生牢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殷切嘱托,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中华复兴而读书,为中华复兴而育人。本期推出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吴海舟教授的故事。

吴海舟老师在实验室(讲述人 供图)

有幸成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才能用奋斗追逐未来、守望理想。2015年5月19日,我收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通知,成功申请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作为一名在校博士生,当得知能赴世界名校深造时,我心中激动万分,我深知每一步的成长都凝聚了党和国家的悉心关怀,背后也是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支持。祖国的强大为我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也暗下决心,立志在赴美学习期间不倚赖国内的研究成果而是重新挑战自己,利用新的研究工作完成博士论文,用努力回报祖国的信任。

2016年抵达美国之初,我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在科学研究的征程上,困难和挑战就像拦在面前的一座座险峰、一道道沟壑。克服风险、战胜挑战既是承业,也是创业,需要我的全身心投入,努力扎根向下生长。两年间,我尽可能多地汲取新研究领域中的知识,享受每一个实验的过程,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深夜,一个人占据整栋实验楼,专注于科研,仿佛我就是那一叶小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常常在实验结束后,和夜班的清洁大叔“蹭”口语课,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实验的收获与口语的提升总会让回到宿舍的我感觉到“又进步了一些”!回国时,我提交了博士联合培养学习报告,自豪地写下关于肉类保鲜的研究成果。我没有辜负祖国的支持,也坚定了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信念。

凭借在美国的科研积累,我获得了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博士后职位,加入了国际知名肌肉食品保鲜专家Prof. Ingrid Undeland的团队。瑞典地处北欧,夏季极昼、冬季极夜的极端环境也一度对我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作息带来不小挑战。尽管如此,我仍全身心投入研究,在实验室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冬夜。当夏天来临时,我则跟随当地人的节奏拥抱自然,经常会在傍晚时分乘坐20分钟的公交车到海边游泳放松,随后回实验室继续工作。那段时间,我体验到了真正的成长——通宵实验后的清晨,地平线的日出,以及清凉的风,在自然之中体味万物安生的宁静与力量,让我在疲惫之余又觉得充满动力。

前景是光明,道路是曲折的,但追逐的脚步从未停歇。在瑞典的五年,我通过研究发现了天然植物黄酮类物质在肌肉食品中的保鲜新机制,并基于此开发了新型保鲜技术,成功在瑞典最大的鱼类加工企业Sweden Pelagic AB进行产业化应用。用独立思考与创新去追寻人生的向往,在服务于食品产业现代化的同时,我也获得了国际食品科技联盟“青年科学家奖”、欧洲脂质科技联盟“脂质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国际荣誉,科研成果也入选了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影响未来百项关键科技”榜单,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作为新型保鲜技术在其官方网站上重点推荐。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回看我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更加明白自己所追求的可能暂时看不到成功,但不要灰心,自己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作为一名中国学者,能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期间,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一直关心我的成长,人民日报和中国新闻社等媒体也对我的研究进行了报道,这让我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时刻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与鼓励。

尽管在瑞典工作稳定,但三年未回国的我始终关注着国内的变化与发展,回到祖国建功立业这一信念也从未动摇。2023年2月,待疫情稍缓,我毅然放弃瑞典的职位,踏入华中农业大学的校园,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包容与希望。我叫吴海舟,父母给我取名寓意为“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知道祖国一直给予我最深沉的关爱、一直是我逐浪远航动力的来源。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解决国家肉品产业的实际问题,背上知识与技能的行囊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前沿阵地上去锤炼意志品格,历经风雨,在风浪考验面前永葆一颗初心无所畏惧,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中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的实干家,为学术事业和祖国发展贡献属于我的一份力量。

(讲述人: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吴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