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刘新伟:四次省派 做好“华农建始人”

【编者按】一年前,学校选派了4名博士作为第九批省派“博士服务团”成员走进恩施,开始了在恩施州为期一年的挂职工作。一年来,4位博士立足自身专业优势,转变身份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线,付真情办真事,做实事办成事,建立特色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协助搭建企业科技平台,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用科技成果帮助老百姓满起米袋子、鼓起钱袋子。南湖新闻网即日起将陆续刊发4期系列报道,讲述4位博士“转变身份与祖国同行,用心用情为人民奉献”的故事。本期将报道资源与环境学院刘新伟老师发挥自己微微星火,持续奔波在建始土地上的的故事。

对于刘新伟来说,“博士服务团”的挂职工作已不是第一次了。2017年3月,作为第六批湖北省派“博士服务团”一员的他前往了恩施建始县。“博士服务团”的挂职工作一般周期为一年,可不曾想,刘新伟这一待就是整整四年。“我的职业生涯绝大多数时间就在建始。我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始的问题,建始的问题就是我要解决的问题。”刘新伟说自己将成为了一个未来都要持续奔波在建始土地上的“华农建始人”。

那个时候,刘新伟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自己刚入职华农一年,许多领域的知识还不了解,他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另一方面作为一位青年教师,刘新伟还承担着科研任务,前往建始也许会影响到自己的科研工作。在导师的建议下,刘新伟考虑再三,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选择了走近农民身边,为农户做些实事。

离开学校前,从事植物硒营养调控和马铃薯施肥与品质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刘新伟便已经做好了挂职的初步规划:要在当地对新型肥料进行示范推广,提高当地农户和合作社的经济收入。同时,要对当地土壤硒土壤进行开发利用,增加农作物的营养价值。

2018年,结束完一年挂职工作后,刘新伟完成了自己的最初目标,但他还是不满足,他越发觉得建始的土地环境与自己的科研工作息息相关,于是他选择继续留在建始开展基层服务。当地土壤资源好,工作联系多。在之后的三年挂职工作中,刘新伟在总结之前工作的基础上,对新旧问题进一步探索解决。“我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道路上。”

刘新伟对农户进行新型肥料宣传_副本

刘新伟向农户介绍新型肥料的使用

针对当地农民缺乏使用新型肥料的意识,刘新伟便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每1至2周,刘新伟便在农业局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走访调研与集体培训,他深入合作社或是部分散户,在地里直接针对问题进行指导。此外,他还以讲座形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当地农民及农技人员开展多场新型肥料施用技术的培训。

四届省派工作,四年服务青春,刘新伟一直与当地农户和农技人员进行沟通联系,时刻关心他们的农产品问题。哪怕是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他也一直与当地农户通话沟通,了解当地农事。2020年3月底刘新伟提前来到学校,并在4月8日解封后迅速前往建始县,在做好防疫工作的情况下马不停蹄开展生姜水肥指导、马铃薯种植防治工作。

刘新伟查看水肥一体化设施_副本

刘新伟(右一)查看水肥一体化设施

(刘新伟 供图)

回忆起挂职工作的事情,刘新伟总会想起那段令人感动的故事。2017年,他前往建始县红岩寺镇刘家坪村做实地调查,那是一个极其偏僻的村庄。调研途中,刘新伟看到一户人家栽种着大面积的猕猴桃,他便开始指导种植猕猴桃的阿姨,并为她推荐了新型化肥,用于提高产品质量。这次调研走的匆忙,刘新伟也没把这次经历放在心上。来年10月份,这位阿姨多次打听,通过华农的老师,要到刘新伟的联系方式。而之后她做的,竟是为刘新伟寄来几箱自家种的猕猴桃,以表示感谢。刘新伟既感动又难受,“这只是一次举手之劳,我就简单做了一下指导,没想到阿姨却记在了心里。”等到第二年阿姨又要为他寄猕猴桃,刘新伟便坚持购买,并向自己的同事推销阿姨的猕猴桃。

刘新伟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上课也需要实际生产的应用知识,理论结合实际,挂职经历与农民联系。在田野中了解需求,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2020年7月,建始发生特大暴雨,当地合作社受灾严重,刘新伟知道后,便筹划为建始做些什么。“就像是我的朋友有难,尽管经费有限,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扶建始重整农业生产。”考虑到自己熟悉的是肥料领域,于是他便从当时自己仅有的10万元项目研究资金中,抽出2万余元用于捐赠给部分合作社的肥料购买。

“我们的科研一定要对农民有所帮助,特别是我研究的肥料领域。同时建始土地也在我教书生涯中教会我,教学不能离开实践,应该让学生了解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荣获第六批和第八批“湖北省博士服务团”先进个人的刘新伟始终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微微星火,到科技扶贫一线为农户做些实事,而他也一直在路上。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段明莉 审核人 赵凯博)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