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湖新闻网记者盛楠 学工部(处)通讯员金灿 图|学工部(处)通讯员韦炳鑫 金灿 南湖新闻网记者盛楠)走进赵坤老师的办公室,她正伏案读书,目不转睛,齐刘海耷拉下来遮住了眉毛。谈及被学生称为“女神”时,赵坤笑了,“孩子们说的太夸张啦!”彼此交谈距离不足一米,赵坤时而托腮认真聆听,时而双手微合细心解说,亲切的目光,温柔的话语,讲述着她的教学经历。
赵坤,我校文法学院广告传播系中文教研室讲师,武汉大学文艺学博士,2012年来校工作,主要讲授人文类通识课。曾开设《 <论语> 与现实人生》、《影视文学鉴赏》、《应用写作》等课程,现授课《港台文学》。 论语>
“女神”老师
“赵坤老师的人气很高,很多人想选都没能选上她的课,她上的《外国文学》吸引了很多旁听生,我的外国文学论文写的不错,她还建议我去申报项目,给我们班同学指导论文的时候也很细心,总之,是一名很优秀的老师。” 广告1203班的张建敏一口气说出对赵坤的评价,她也自称是赵坤的“粉丝”。
“赵坤老师长得漂亮,还有深厚的学识修养,对工作超热情,备课超认真,比如张爱玲的《沉香屑》,她上课为我们讲述了很多,对我们的关怀很细心很有爱,也许正是我们叫她‘女神’的原因吧。” 张之洞班的桂娇说。
提起学生,赵坤对他们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和状态。同时也能感受到学生对人文类课程的积极态度。”赵坤说,大学的学习氛围比较自由,时间也是自由的,没有压迫感。华农风景美,学习环境等条件也好,更何况那一群渴望知识、踏实勤奋的孩子们。
问及对“女神”一词的理解,赵坤笑了,她解释说,“女神”是当前的一个网络流行语,意思和古代神话里“女神”的涵义不尽相同。通俗来讲,现在谈“女神”,指的是“我所仰慕的对象”。当然,“女神”的本义还在沿用,所以现在的“女神”的涵义,应该是传统和流行的意思相交织的。其实,既然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这个词,就应把重点放在“令人仰慕”这层意思上。其实,“女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谁也无法给她画个像——通过努力,让自己拥有更成熟、自然、美好的形象和更善良、理智、坚定的内心,这是每个女生都可以做到的,换句话说,每个女生都可以成为“女神”。
教学达人
教学上,赵坤也有和学生的观点并不一致的时候。一次课上聊到《神雕侠侣》里黄蓉的女性价值,她说,金庸把中年黄蓉塑造成一个依附在男性背后、为夫权所压制的女性,其实失去了少年黄蓉古灵精怪的风采,让很多读者感到遗憾。这时一个男生站了起来大声说:“我倒觉得这一时期的黄蓉能和郭靖一起实现保家卫国的宏大理想,这种依附挺好。”那男生还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赵坤说,她当时并不会觉得尴尬,相反她觉得自豪,说明通过他的授课,孩子们有了自己的见解,拥有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这是很让人很欣赏的。
与此相对应,有一些作家作品故事性不够强,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比如《港台文学》讲到比较先锋的香港女作家西西时,学生的兴趣就不是很大,课堂气氛带动不起来。每次讲到这里,赵坤自己也会有种落差感,怀疑自己的课是不是讲得不够好。经过再三反思,她认为这都是有价值的,于是她会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哪怕是很小的一点点,比如带动气氛讲点小故事或放些视频。“这学期讲西西的时候,我把她的作品重新整合了,让学生先思考如果换成他们,会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再来介绍西西的作品。目前看来效果不错。学生对西西的兴趣甚至都超过了张爱玲。”赵坤笑着说。
赵坤表示,我们虽是农业类大学,人文类科目较少,但可明显感受到学生对这类课的需求。正因为如此,赵坤不需要苦口婆心地督促学生看书,给他们灌输“读书好”、“读好书”,他们都“好读书”,很想了解这方面知识,可能读书方法和读书选择没有得到好的引导。“我也希望尽所能地帮助他们,建议学校能增加人文类课程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更多的关怀学生。”
“知心姐姐”
赵坤说很多学生会私下发邮件与她交流问题。邮件一开始,常常是讨论对文学作品的看法,比如怎么读庄子,怎么读张爱玲,怎么读李娟之类。学生听课后,常常会出现对作品不甚理解,发邮件来咨询或商榷。赵坤分析,这种不理解,多数还是从个人的生活体验出发,表现出这个年龄阶段思维方式的某些局限。学生总会举出很多例子,比如庄子不是倡导自由无待吗,为什么我们上课时不能穿拖鞋呢?比如白流苏和范柳原不是一对自私的男女吗?为什么老师说这是很真实很微妙的爱情呢?说着说着,对作品与人物的探讨就很自然变成“我”怎么怎么样,“我”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如何如何。
赵坤首先会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予以肯定,然后从各个层面来解释学生最初提出的那些问题,引证更多的作品,举更多的例子,分享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赵坤坦言,有时候,回一封学生类似的“爱问”邮件,费的脑筋几乎不亚于写一篇小论文。“商讨文学作品有时倒在其次,学生发邮件的目的,和我回复的主要内容,最后还是落实在生活的态度、处事的方法这些层面上。这大概就是学生普遍的一些困惑吧。”赵坤说,依托活生生的文学作品确实能引导他们更好面对和反思这些困惑。这是好事情,也是人文通识课的一个重要职能——不仅仅引导学生学习,更多是引导他们思考、沉淀以及完善自我。
读书倡导者
提到某调查说中国人读书较少时,赵坤表示,她对调查结果表示怀疑,读书少主要指的是什么书呢?现在网上一些通俗小说,受众广泛,赵坤和学生交流发现,很多人都读过近来流行的一些言情、穿越、玄幻或武侠小说,其中不少是因为小说受欢迎,后来就被拍成了电视剧,如《何以笙箫默》这样的小说。这背后反应了一个阅读选择问题。赵坤认为,读书,很多时候不是单纯为了学习或思考,而是为了娱乐放松,这大概跟中国人普遍压力山大状况有关,和中国人自我感觉到的生活幸福指数较低的现状有关。因此很难进行广泛的深度阅读,即使是科学家、人文学者,也被迫在一个较狭窄的领域进行所谓深挖,导致这个时代难出通才和大师。赵坤觉得,其实本科生非常有条件在四年时间开展深度阅读,有选择地看一些好书、经典文献,并且读通读透,再根据所了解的知识,有逻辑地拓展阅读面,而不是大量地读那些千篇一律的所谓流行、畅销著作。
“现在社会浮躁,要找到自己适合的状态。”赵坤的眼神中流出期许:“让读书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形式,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在撒着阳光的一角翻开书籍品尝其味,在‘读图时代’、‘快餐文化’中寻找自己一份宁静,沉淀下来。”她说,当然方式还有很多,包括旅行、摄影、绘画等。推荐大家去读下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里面自然朴素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对生活的另一种理解 。
“赵坤老师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她是我见过的女性当中最有智慧的人之一。”赵坤的同事、广告与传播系杨丹老师表示,尽管赵坤很年轻,但她的学识渊博,思想深刻,心态很成熟。杨丹坦言,“相由心生”,你们看到赵坤,可能首先被她的美丽吸引,听了她的课后,你们可能就有一种感觉“女神”!她不仅长得美,而且知道得很多,又和蔼又亲切。杨丹说,稍加接触就会发现,赵坤是一个特别能够倾听、给予回应,特别善解人意的人,并且她的思路清晰,看问题有洞见,她也是大家的知心“闺蜜”,她总是能帮助别人,提出中肯和关键的建议,大家也乐于找她聊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