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学通社记者黄奕睿 高晨曦 图| 学通社记者李宇杰 刘姝仪)日前,由团省委主办的全省调研信息工作培训班结班会议在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青年学者廉思教授为省内各高校、市州以及企业系统共200位青年工作者带来了主题讲座,通过剖析当代青年思想行为的变迁来探讨如何凝聚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讲座伊始,廉思指出“青年是什么”并肯定了青年力量的作用。他提出“后喻文化时代”的新概念,并认为这是相对于老一辈的“前喻文化时代”而言的一个全新时期。
在廉思看来,后喻文化时代转型期的中国青年思想现状有四个主要特点:青年群体对官方意识形态的认知参差不齐;政治激进群体小,但传播力量大;当代中国青年基本面稳定,多数青年对中国当代主流意识基本认同;年轻人思想“去政治化”明显,个人利益的问题影响政治判断。他开玩笑地举例道:“显而易见的就是‘愤青’越来越少了,而‘吐槽’的越来越多。”
通过调查,廉思指出,后喻文化时代青年对意识形态挑战具有普遍性。他认为,国内当代青年价值观发生突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 30年改革开放走完了欧美国家200年的道路,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互联网的发展对青年价值观影响巨大。他进一步指出,这种突变主要表现在青年时间感、距离感以及位置感的改变。“我们不仅要给青年以国家的希望,更要给他们个人发展的希望,”他说道,“而在对青年的教育传播更要做到文字内容视觉化、理性概念感性化以及象征化的转变。”
廉思认为团委工作人员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可以通过学习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启示——“技术强则价值强”,来达到对当代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他通过对好莱坞电影和国产电影的分析得出:“多元的价值未必有高下之分,技术确有强弱之别,美国价值的强弱是综合国力在文化市场上的反映。”
对于青年思想变迁的种种挑战,廉思形象地化用管仲“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的观点,提出要“用之于无形,使人不厌”。他提出,在战略层面要把服务青年群众共同教育引导结合起来,以市场服务青年,从而做到“不可以灌输意识形态,降低意识形态的显性化”;而在战术层面则要做到时代、艺术、个体三个话语权的转变。
讲座最后,廉思勉励在场人员“做青年工作要信仰坚定,目标明确,方式多元,手段柔和!”
人物简介:
廉思,“蚁族”概念首创者、“工蜂”概念提出者。经济学学士、管理学硕士、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管理、政府治理、青年发展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