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人民网】扎根甘肃17年油菜科研团队带头人傅廷栋

核心提示:在甘肃省临夏市和政县有这么一位老人,他是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却穿着胶鞋,带着草帽,行走在一片又一片油菜地里。

http://gs.people.com.cn/n/2015/0804/c181468-25840918.html

【解说】在甘肃省临夏市和政县有这么一位老人,他是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却穿着胶鞋,带着草帽,行走在一片又一片油菜地里。

【解说】他77岁高龄,却依然站在中国油菜花事业的最前沿,毕生精力全都用在了油菜花的科研与研究上。

【解说】在他所在的和政县科研团队里,是中国最强的油菜花科研团队。从1998年到现在,17年间每年都有20到40个博士、硕士生在这里工作。

【解说】他就是杂交油菜学术带头人 油菜遗传育种学家 傅廷栋

人民网本期关注:扎根甘肃17年 油菜科研团队带头人 傅廷栋

【解说】傅廷栋,油菜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内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种;在国际上首先发现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并被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育成华杂2号、3号、4号等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在生产上推广,为中国油菜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说】1998年,傅教授带着他的科研团队首次踏进了甘肃这片土地,选择临夏市和政县作为科研基地,傅教授有着他自己的分析。

【同期声】傅廷栋:已经17年了。我们每年都是20到40个博士、硕士生在这里工作,开花的时候,他们都在这里,我们老师也都在这里,老师有七八个,一共加起来有三四十个人。现在,县里、省里以及地区,像临夏州的书记啊、省农业厅,都对我们支持,为我们改建了楼,我们住在那里,所以现在我们安定下来。

【同期声】傅廷栋:原来开始的那几年(基地的)条件很差,(研究人员)都住在农民家里,在小餐馆去吃饭,现在,县里、省里以及地区,像临夏州的书记啊、省农业厅,都对我们支持,为我们改建了楼,我们住在那里。现在我们的学生吃的都是自己天天做的饭,所以现在我们安定下来。

【解说】从1998年到现在已经是17个年头了,17年间每年都有20到40个博士、硕士生在这里工作,老师也有七八个,一共加起来三四十个人。从这里走出去的很多博士、硕士,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工作的都有。

【解说】对于傅教授来说,最让他记忆犹新还是刚来到和政的时候,基地条件很差,研究人员都住在农民家里,在小餐馆去吃饭。

【同期声】甘肃华协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琴:我们华协农业,是傅廷栋院士他们课题组的一个成果转化基地。从97年到现在,我们中国的“双低油菜”(产业)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呢,傅廷栋院士研究出来的“双低杂交油菜”种子,(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一,提高了产量;第二,它的品质是非常优秀的;第三呢,为我们高山冷凉沿山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双低油菜”的进入呢,为当地的作物的种类,带来了活力。

【解说】“双低油菜”的进入,为当地的作物的种类,带来了活力。原来从一亩地几百块钱的收入,现在增加到每亩地能收入一千四五百块钱,油菜的增产比解放初期的老油菜增加七倍。“双低”杂交油菜,出油率高,籽粒又比较饱满,给榨油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种信念,一种科研,傅教授书写的不仅是对于油菜花的科研,更是一种对自己关于油菜人生的理解。(高增硌 报道)

(责编:张鹏、焦隆)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