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科学研究 > 正文

我校喹乙醇残留监控研究成果通过鉴定

核心提示:5月22日,我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有关“喹乙醇在食品动物的代谢残留规律与食品安全管控技术研究”的成果鉴定会,该项目由我校动科动医学院袁宗辉教授主持完成。经专家组认定,该项目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南湖网讯(通讯员谢长清)5月22日,我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有关“喹乙醇在食品动物的代谢残留规律与食品安全管控技术研究”的成果鉴定会,该项目由我校动科动医学院袁宗辉教授主持完成。湖北省科技厅成果处刘利华副处长主持会议。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教授,广东农业科学院蒋宗勇研究员,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徐士新研究员和鉴定委员们参与了本次的成果鉴定。

会议上,鉴定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并审阅了相关资料。据悉,喹乙醇具有优良的抗菌促生长效果,并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且价格低廉,自80年代以来曾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然而,毒理学研究表明,喹乙醇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致畸毒性、致突变毒性、光敏毒性和肾毒性,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我国禁止将喹乙醇应用于禽类养殖,仅批准用于体重小于35kg的猪。然而实际生产中超量超期应用现象极为普遍,给食品安全带来重大隐患。但由于技术手段有限,喹乙醇的食品安全性监控靶标迄今悬而未决,导致其残留监控标准与技术无据可依。

本项目采用放射性示踪和液质联用技术,在国内外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喹乙醇在大鼠、猪、鸡和鱼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发现了9种新代谢产物,重新确定了喹乙醇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标示物和残留靶组织;研制出喹乙醇主要残留物及新靶标的标准品,并研究制订了畜禽和水产动物可食性组织及产品中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在国内外率先研制出新残留标示物的单克隆抗体及基于抗体的ELISA试剂盒及试纸条。这些方法标准及产品均已纳入国家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对降低动物性产品中喹乙醇残留超标的发生率,促进动物性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缓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专家组经过质询和讨论环节,结合国内外查新结果,认为该研究奠定了喹乙醇残留监控的理论基础,标准品合成与检测技术的建立解决了喹乙醇残留监控的技术难题,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成果尽快转化。

审核人:刘振利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喹乙醇 残留
    责任编辑: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