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学堂在线支教项目服务点(供图伍儆人)
南湖网讯(通讯员叶宸言 宫雨)12月10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师生走进黄梅县苦竹乡油铺街村,开展以“高校结对帮扶小学,助力精准扶贫事业”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为油铺街中心小学的学生送去冬日温暖。
此次活动是我校在油铺街村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部分,帮扶对象是油铺中心小学。油铺街村留守儿童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他们大多缺乏父母照顾和关心,其中部分孩子衣食都存在问题。同时由于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孩子无书可读,也没有优秀教师授课。基于以上问题,公共管理学院发出了“关爱留守儿童,助力教育扶贫”的号召,整合各种资源,开展了此次教育帮扶志愿活动。
阡陌书屋:让书香弥漫校园
“学院教育扶贫采取‘六位一体’模式,主要包括高校教师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引入‘阡陌学堂’线上支教项目,捐赠图书阅览室,建设并维护微信公众号、开展暑期大学生支教陪伴以及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六个方面”公管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建军说到。
图书阅览室“阡陌书屋”的建立,是为村中孩子们搭建知识桥梁的第一步。此次活动给书屋捐赠了两个崭新的书架和众多书籍,包括中外名著、社会百科、实用工具书以及根据小学老师建议而采购的图书等。此外,学院将在今后若干年,陆续为书屋补充图书。
大学生志愿者们还使用壁纸等物品对书屋进行了装饰,吸引许多小学生也参与装饰工作,其中五年级的柳洋拿到新书后说:“我以前只看过《一千零一夜》,还是外婆带我看的,在这里我可以读到更多的书!”
阡陌学堂:为留守儿童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知识之窗
“我们开办‘阡陌学堂’,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更为了引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现状的关注,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帮助孩子。”项目负责人赵芸逸说道,“将‘阡陌学堂’引入油铺中心小学后,我们将定期开展线上支教活动,为孩子们架起一座连接外面世界的桥梁”。
本次活动中,在油铺中心小学的“阡陌学堂”授课的是中南民族大学的支教老师陈颖珂,在课堂上,她负责教授孩子们绘画的技巧,赵芸逸则负责沟通和衔接师生。“我们先画一个圆,这是人的头。再画一个梯形,这是人的身体....”视频里陈颖珂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赵芸逸则不断转换镜头,确保每个孩子都顾及到。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跟着老师的动作,一笔一画地描绘出一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和小女孩。画完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凑到摄像头前举起自己的画,让老师来点评。
陈颖珂也是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的志愿者,经验丰富的她懂得如何才能更好传递艺术。“我喜欢这个老师,我希望以后还会有这个课,她讲得好,跟以前的老师不一样。”五年级的女生王宇畅说。
免费就餐:一对一帮扶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公管院的老师们与小学十三名贫困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关系,每年资助一千元用于孩子们在食堂免费就餐,直至小学毕业;此外,学院老师们还通过当面交流、线上沟通等形式,关注结对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项目启动的第一时间,有许多老师主动联系了本次活动主办者,表达了积极参与的想法。管理机房的尹发跃老师看到消息后立刻赶到辅导员办公室,表示愿意尽己所能来帮助孩子们;胡伟艳老师一家都十分支持这次活动,也想接帮扶的小孩到家中居住;董捷老师则表示,随着项目的继续开展,愿意资助更多的学生。
“这几年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很多,我也有孩子,因此十分关注他们。我希望这个帮扶是双向的,我想带孩子们去武汉看看,我也会经常来这里看看他们。”教师代表杨兴权在结对现场说道。“我觉得除了物质上的帮助,这个活动对孩子们心灵上的关爱更为有益。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学校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李寒评价说。
微信公众号:距离不再远,心灵更加近
公管院青年志愿者部成立“阡陌上行”小组,建立并负责运营“油铺中心小学”微信公众号,利用平台向父母传递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近况,传播教育孩子的理念。此外,公众号还将构建外出务工村民与家乡联络的桥梁,让外出务工的村民了解到家乡的变化,保持与家乡的密切联系。
公管学院辅导员孙凯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公众号,让父母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状况,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也希望扩大影响,把这个公众号打造成油铺街村的一张名片。”
此外,今年公管学院在油铺街村正式挂牌成立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学院将每年选派两支社会实践团队入村开展留守儿童支教陪伴服务和专题调研工作。今年的两支队伍在暑期调研中成绩斐然,不仅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带去了法律知识的课堂,还通过走访当地门户,获得了研究留守儿童的一手资料。
审核人:高建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