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做到四个转变

核心提示:新年伊始,学校召开第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提出将2017年确定为“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年”。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校要做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四个方面的转变。

新年伊始,学校召开了第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为应对信息化发展对学生学习提出的新要求,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将2017年确定为‘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年’”。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主题改革,切中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自主学习不足的时弊。

综合学术界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可知,界定自主学习概念不外乎学习维度和学习过程两个角度。从学习维度角度,自主学习指从学习诸方面(动机、内容、策略、时间、条件等)来综合规定自主学习的本质属性;从学习过程角度,自主学习指从学习活动全过程(活动前目标、计划和准备,活动中自我监控、反馈和调节,活动后自我检查、总结、评价和补救等)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从定义出发,自主学习的特征主要有三:一是能动性,有别于各种形式的“他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二是有效性,自主学习是采取各种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三是相对独立性,既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又避免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从实际出发,厘清学生学习哪些方面或过程是自主或不自主,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学习施加影响。

受传统教学理念、模式、方法、习惯等因素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当务之急高校要做到四个转变:

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认为,“任何教育行为都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但它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为中心”的理念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长期占据高校教学领域的主流地位,这也从根本上为现行教学中诸多不合理却又难以革除的观念、惯习、思维与行为埋下了深深伏笔。对此,传统教育理念必须发生根本转变,一是以学生自主性发展理念为旨归指导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牢固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培养自主性发展的个人为目的;二是以“学习论”改造现行“教学论”,建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使教师教学,由传统的“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变为“教会学生学习”;三是以学法研究为中心带动教法变革,追求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达尔文曾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重视学法研究,才能深入理解教法实质,灵活有效使用教法,反之片面改革教法,得到的也许是南辕北辙。面对信息化时代大潮,尽快打破“讲授法”这一普遍存在的教法桎梏,使教学方法成为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催化剂,才能促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教师角色的转变。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主体,教师观念的改善和教师行为的转变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语境下,教师能否成功转变角色成为关键,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激励思考、启迪智慧和引领探究。从日常教学实践了解到,学生对于高校教师角色转变具有相当期待,同时部分教师也在试图转变角色。然而,受制于教师自身因素、教师外部因素(培训、评价机制、传统学习习惯等)两方面羁绊,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激励者、监督评价者、资源提供者等多元角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要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尚需“教学研”协同互动,提升教师角色转变能力;加强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高教师角色转变信心;构建开放多元的评价机制,增强教师角色转变动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减少教师角色转变阻力。

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过程实际包含互相交错的三个子过程,即教学目标决策过程、目标实现过程、目标的决策与实现的评价与调节过程。三个子过程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师生围绕学生的“发展”“成才”这一终极目标,通过主体间互动一起建构教学。基于这种认识,国外高校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哈佛大学在过去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教学模式从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当前高校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授—受”为主,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学主体性,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难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恰是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的“绊脚石”。构建“指导性教学”与“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正是对这个“绊脚石”的有的放矢。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表现、发挥,是以引发和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前提的;“指导性教学”必须根据主动性学习的特点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活动方式、学习方式等因材施教。“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加强个性化培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语)正是对此种模式的生动诠释。而面对“滑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MOOC、SP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同时,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在线开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

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在客观上造就的是一种“等级制”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缺乏平等沟通对话,情感存在隔阂,互动方式有限;学生在“想不想自主、能不能自主、敢不敢自主、会不会自主”的状态中进退维谷,质疑精神、反思能力、问题意识逐渐缩水,“启迪”与“感化”成为空话,又何谈自主学习!必须将师生关系从“等级制”转变为“民主平等”,才能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才能有利于学生心灵的舒展和愉悦。“民主平等”师生关系以信任、关怀、尊重、理解为基础,以真诚对话为主要途径,是一种有“温度”的师生关系。这种“温度”的基点,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谁也不能控制、操纵谁,而是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宽容、关心、鼓励、合作的关系。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有志向和理想、有智慧和个性特点的人,要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才能激发出朝气蓬勃的创新精神,并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搬运工(学会)—知识的觉察者(会学)—知识的主导者(好学)—知识的创造者(乐学)的系列转变。

总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需要高校教学文化的根本变革。“不是研究教的技巧,而是研究孩子怎么学的。只有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文化、学校文化、教研文化才能真正发生改变。”谨以日本教育学会原会长、著名教育专家佐藤学与顾明远2016年10月30日的对话作为结尾。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公共管理学院王鹏

责任编辑:张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