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大思政】优秀专职团干:默默呵护青年成长

核心提示:日前,我校2017优秀专职团干评选工作落下帷幕。在评选过程中,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默默陪伴在学生左右,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学生,助力学生成长。

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柏佳曼 杨晨芷)日前,我校2017优秀专职团干评选工作落下帷幕。在评选过程中,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独具“匠心”,用“技”与“艺”让学生成长;他们带领学生走过乡间泥泞小路,走向实践与真知;他们默默守护在学生左右,为梦想保驾护航。

李洪亮:一个有匠心的匠人

如果说每个人都会给自己的角色一个定义,那么研究生院的团工委书记李洪亮自2008年参加工作后,便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匠人”。李洪亮这样解释:“一个优秀的匠人,无非是‘技’与‘艺’在身。”

技,是做事、带队伍的方法。“学生们做事情的积极性有的时候就在于这‘技’。”近十年“混迹”于学生队伍中,与学生打交道,李洪亮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门路。他带的学生干部队伍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李洪亮从来不“疼惜”,要求嘉宾得请来,观众也得请来。一个下大雨的傍晚,李洪亮参加学生们组织的讲坛,到了综合楼大厅发现漆黑一片,再走到五楼报告厅的门口,也只有稀稀拉拉几把雨伞,学生们似乎忘了要迎嘉宾,引观众。但李洪亮不说,他默不作声地站在门口,迎嘉宾、引观众。等活动结束,李洪亮拿这件事“做文章”,学生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后对待活动更为上心。

在李洪亮的眼里,“技”可以靠积攒经验,“艺”,即个人修为与职业道德更是难能可贵。律人先律己,李洪亮从不要求学生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我有一个‘毛病’,有学生向我请教,一定要带纸笔。”第一次请教如果没有带,李洪亮会递过去一份纸笔,同时也会记录在备忘录上或者录音,发给学生。第二次请教如若没有带,学生们去李洪亮那里请教便会吃“闭门羹”。他说:“我有这样的习惯,而且认为是好习惯,我就会要求学生也有这样的习惯。”

十年摸索,李洪亮渐渐成为学生眼中的“匠人”。在他的办公室里,学生助管大部分一做就是三年,很多情况下,学生们在临近毕业的前一个月还是不愿意离开。说起来,李洪亮还不算是一个大方的“上级”,常常因为学生对工作“缺斤少两”而有所惩罚,也不给予他们任何物质上的承诺。在他看来,留得住人要靠“技”与“艺”,让学生们在他这里收获成长。

徐行:一个有着“钉子”精神的引路人

接手园林院团委副书记不久,徐行便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做一个“引路人”。 翻看徐行的朋友圈,一条一条离不开学生工作,其中有一张带领学生们去社会实践的照片,稀泥没过了他的双脚,小腿肚以下布满泥巴。学生们纷纷在下面评论:徐老师辛苦啦!徐老师真棒!

大巴停靠在社会实践调研地——建始县扎鱼口村村口,前方的路已被不久前的泥石流冲得无影无踪。徐行在村干部的指引下,挽起裤脚,走在学生队伍的前头。一脚下去一个小泥潭,溅起星星点点的泥巴,弄脏了徐行的裤腿,此时他便会朝后边队伍喊话:“同学们不要走这边,有泥潭!”等到达农户家做调研的时候,徐行的裤子早已脏得不成样子,而学生相比较而言却干净许多。

“路是真不好走。”徐行说的是那条泥泞的乡村之路,也是带领学生如何做好暑期实践的路。2016年,是徐行第一次接手社会实践活动。他说:“学校支持团队合作,我也觉得团队合作能够增强学生沟通和合作能力。”经过徐行的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宣讲,那一年,园林院组成了51支队伍,比上一年增加近30支。“学生的积极性需要引导。”徐行拿朋友圈作为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法宝,他专门在朋友圈开辟“知行百亩”这一方田地,晒出同学们精彩的实践日志。“徐老师,我写的你怎么还没登上去啊?”“徐老师,什么时候才能发我的啊?”徐行常常收到学生们“催促”的信息。

徐行笑自己有时候像一颗“钉子”,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写博文,记录下自己对学生的感情,不知不觉已有30000多字。在徐行拥挤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如盆一般大小的团徽,那是他负责两代会的“纪念品”,他说:“一直不舍得扔,因为它时刻提醒我要坚持做学生的带路人。”

彭士宁:一个甘为“土壤”的守护者

从2014年入职开始,资环院辅导员彭士宁在每个寒、暑假都坚持走访学生家庭。虽然他的足迹现已遍布河北、湖南两个省,走访过资环、理学、食科3个院的6个家庭,但给他最大触动的还是2015年暑期的一次走访。

2015年暑假,彭士宁带领学生干部顶着酷暑前往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走访即将入学的15级贫困专项学生小曲。他还能清晰记得那个场景:“小曲早早地就来接我们,被晒得通红的脸上带着笑容。她的父母见到我时脸上满是惊讶,嘴唇微抖着,握着我的手不停地道谢。”那一刻,朴实的父母和代替父母忙前忙后的小曲让彭士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决定学生的家庭环境,但我们可以努力给予他们一个良好的大学环境,守护他们成长、成才”。

在资环院学生的心中,彭士宁不仅是辅导员,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哥哥。“大一刚入学时我打电话给彭老师请假,谁知道电话刚一接通他就叫出了我的名字”,回忆起这件事,地信1402班的向雨心里还是暖暖的。彭士宁不仅在手机里存着全院学生的联系方式、坚持每周与学生谈心,还经常在QQ空间里分享有趣的生活日常,记录学生们成长路上的点滴,学生们也总是在留言里称他为“彭大大”或是“彭帅哥”。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彭士宁总对学生们这样说。他是一个引导型的老师,不喜欢直接安排工作给学生,而是提供思路,让学生发散思维。在他的循循诱导下,“烦恼墙”及“诚信周”等活动越办越好。

彭士宁说:“巴金说,他愿意化作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我也希望自己成为一块土壤,为我的学生们提供成长的养料,默默守护着他们从一粒粒小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延伸阅读:【大思政】优秀专职团干:用心为学生

//m.astracash.com/2017/0507/49081.shtml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