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湖北日报】通山打造萤火小镇

核心提示:2013年,被誉为中国萤火虫第一人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付新华,到通山大耒山考察,发现这个小盆地,居住人口少,仍然保持着施农家肥、少打农药的习惯,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认为这里十分适合萤火虫生长;进一步考察发现,当地有17种萤火虫,水生和陆生都有,其中3种属珍稀品种,分别为武汉萤、黄缘萤和条背萤,均为水生品种;资源丰富,总量达20万只。次年,他与通山县合作,建立起方圆22平方公里的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

记者张爱虎 通讯员陈卫民 王能朗

儿时的夏夜,天空繁星闪烁,地面萤火流动,如青色而明亮的梦。如今,那如梦如诗般的景象,在通山县厦铺镇桥口村的大耒山即将重现——这里,正在建设中国生态萤火之乡。18日,记者前往采访。

大耒山里,养殖珍稀萤火虫

来到桥口村,村委会办公楼旁,正在动土。村支书陈崇斌介绍,这里正在建设门楼、改造道路,将成为萤火虫景观循环路的起点。办公楼墙壁上,湖北省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湖北咸宁星落山农业生态发展公司的两块牌子引人注目。

2013年,被誉为中国萤火虫第一人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付新华,到通山大耒山考察,发现这个小盆地,居住人口少,仍然保持着施农家肥、少打农药的习惯,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认为这里十分适合萤火虫生长;进一步考察发现,当地有17种萤火虫,水生和陆生都有,其中3种属珍稀品种,分别为武汉萤、黄缘萤和条背萤,均为水生品种;资源丰富,总量达20万只。次年,他与通山县合作,建立起方圆22平方公里的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

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研究萤火虫,保护萤火虫,也养殖萤火虫,在村里建起了养殖基地,3个室内的,2个室外的,约18亩。

“以前我们都以为萤火虫吃南瓜叶、丝瓜叶,现在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村副主任徐唐琪帮忙张罗几年,成了“半个萤火虫专家”:“其实萤火虫的幼虫是吃螺丝肉的,成虫后不再吃东西,只喝露水或花蜜,7天到10天生命就结束了。”

在一露天养殖基地,只见湿地开了沟,引来山泉活水。沟里放着一排塑料盆,盆内,萤火虫幼虫如一粒粒黑米大小,与螺丝一起放着,上覆遮阳网,下罩细丝网,流水从中通过。

“这是三龄虫。萤火虫从产卵到成虫,在野外需要一年时间。在温室内,可省去冬眠环节,一年可以培育两代。”据介绍,今年这里又培养放飞了10万只萤火虫,资源总量超过60万只。

保护生态,青山绿水变现

一种萤火虫发光7天至10天,17种萤火虫错开发光时间,可持续观赏近半年。这里不仅可以圆保护的梦,更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萤火虫,2015年,付新华与武汉一家旅游公司合作,给来通山的游客免费赠送萤火虫夜景。当年,前来观赏萤火虫的游客达4万人次。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广东、上海、北京、贵州等地的客人专程来观看;一些年轻人,在萤火飞流的浪漫星空下,许下爱的诺言,牵手人生。

大耒山交通不便,一条乡村路,难以会车。有的人慕名自驾前来,曾有汽车轮胎掉到沟坎之事。这引起厦铺镇党委的重视。经过沟通,公司暂停旅游项目的外宣推广,转而引进投资商,成立东林生态农业公司,制定规划,流转山水林田,夯实基础设施,着手打造萤火小镇。投资商介入,用商业眼光打量这片土地,发现以往的封闭落后,在萤火虫的照耀下,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原来,这里人烟稀少,农民种地基本不打农药,少施化肥,多用农家肥。这是萤火虫得以生存的根本。而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大米,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每公斤卖到40元。

公司、科研单位与当地村民联手保护萤火虫,免费提供游客观赏;保护萤火虫的同时,生产出了无污染的生态大米;高附加值的大米,又为保护萤火虫提供资金来源。一条循环的产业链就此诞生,一个萤火小镇的梦想更加清晰。目前东林生态农业公司计划投入500余万元,已流转土地1200余亩。

“预计明年,野外萤火虫资源量可达到100万只。明年五六月份再来,那时萤火虫会更多。”临别时,老乡们一再相邀。

(萤火虫及夜景照为付新华提供)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