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再生栽培技术的绿色超级稻品种。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刘霁 图
中科院院士张启发的“绿色超级水稻”项目启动已十年。
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在10月15日邯郸市永年区再创世界单产纪录后,10月25日,“绿色超级稻十周年”成果展示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
“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作为绿色超级稻理念的提出者,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曾多次公开宣传这十六字方针。
张启发介绍,相比超级杂交稻,绿色超级稻的研发方向更侧重营养元素的高效吸收和利用等,其目标分别为少打农药30%、少施化肥30%、节约淡水30%,总体上高产优质。
当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展示会上获悉,目前已有27家科研院所参与了绿色超级稻的研究项目。
近五年来,项目组培育出具备多个绿色性状(抗 2-3 种主要病虫害或节水抗旱)的水稻新品种65个,新品种累计商业化推广面积达9000万亩。
张启发向澎湃新闻透露,尽管上述品种已经区域性推广种植,但尚未被农业部审定为“绿色超级稻”。“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审定标准。(因此)项目组下一个任务就是制订绿色超级稻的认定标准,这是(项目组的)既定任务,也希望能成为国家层面的行动。”
另据参会的一位农业部官员透露,农业部正着手启动审定标准制定的工作。
此前,张启发团队研发的“华恢1号”、“Bt汕优63”两个新品种因使用了转基因技术而备受“反转人士”质疑,也有人认为“抗虫转基因水稻”就是绿色超级稻研究中的一部分。
对此,张启发有些无奈的澄清道,“目前转基因水稻推广不了啊。”
参与该项目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余四斌也表示,之前培育出的抗虫转基因水稻不在这个项目里。他还解释说,目前培育和推广的绿色超级稻品种没有也不需要应用转基因技术,“我们发现抗稻瘟病和抗褐飞虱的基因本来就存在于某些水稻品种中,只要应用分子标记辅助法将其检测出来即可。”
采用分子标记法选育绿色超级稻品种
1998年,在国家“973”计划启动之际,中科院院士李振声提出农业科研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准备基因资源。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许多农业专家参与到对“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定义和内涵的讨论和辩论中,最后就其目标凝练成10个字的共识:“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
张启发介绍,在时隔3年后的2001年,农业部重大专项“参与全球水稻分子育种研究计划”启动,绿色超级稻的思想初具雏形。
2005年,张启发提出“绿色超级稻”的理念和“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目标。两年后,张启发的“绿色超级稻培育的策略”论文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项目组将这一年视为绿色超级稻元年。
2010年,“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获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资助。该项目由华中农业大学主持,联合国内27家水稻育种机构共同组织实施,总经费1.3亿元。
十年时间已过,绿色超级稻的理念践行得如何?
10月25日上午,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张启发西装笔挺,走上讲台向参会的150多名专家学者总结汇报十年成果。
他介绍称,近五年来,项目组培育出具备多个绿色性状(抗2-3种主要病虫害或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65个,获得新植物品种保护权26个,申请品种保护权31个。育成了具备多个绿色性状的不育系和恢复系20多个,新品种累计商业化推广面积达9000万亩。
张启发早在20年前就培育出了抗虫转基因水稻。茶歇期间,澎湃新闻采访到了这位中国植物基因组领域的主要先驱者和带头人。
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作报告。
对于部分网民质疑“借绿色超级稻理念推广转基因”的说法,张启发笑得有些无奈,“目前转基因水稻推广不了啊”。
不过他表示,在2007年,规划绿色超级稻的技术路线时其实就将转基因技术列入其中。
张启发在自己主编的《绿色超级稻的构想与实践》一书中写到,“幸运的是,绿色超级稻目标的提出恰逢其时。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水稻转基因技术臻于成熟,多种分子标记高密度连锁图构建与发表……这些研究成果为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因和种质资源基础。”
参与该项目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少兵也证实,目前推广的品种并不是转基因水稻。“农业部还没有放开转基因水稻的推广,能放开最好,很多储备的技术就可以用上了。”
在《绿色超级稻的构想与实践》一书中,张启发对绿色超级稻的品种选育技术进行了阐释:将绿色超级稻所涉及的基因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转基因单个地导入到最优良的品种中,培育一系列遗传背景相同、单性改良的近等基因系;将这些近等基因系相互杂交,实现基因聚合,培育出大量优良基因于一体的绿色超级稻。
项目组的另一位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余四斌也表示,之前培育出的抗虫转基因水稻不在这个项目里。他还解释说,目前培育和推广的绿色超级稻品种没有也不需要应用转基因技术,“我们发现抗稻瘟病和抗褐飞虱的基因本来就存在于某些水稻品种中,只要应用分子标记辅助法将其检测出来即可。”
不过,针对病虫害,张启发本人也向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另一个无奈,“目前,全世界的水稻专家都没在水稻品种里找到抗螟虫的基因,而螟虫又是水稻的主要虫害,只能应用转基因技术才行。”
一位参会的农业部官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农业部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是“积极研究,慎重推广”。
更侧重营养元素高效吸收和利用
就在展示会召开的十天前,河北邯郸传来袁隆平培育的超级稻亩产再破世界纪录、平均亩产达1149公斤的消息。
超级杂交稻与绿色超级稻的区别在哪里?
张启发说,超级稻主要注重高产,而绿色超级稻更侧重对营养元素的高效吸收和利用,抗病虫害。
此外,他介绍道,“我们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队伍,队伍的血缘度相似度很高,今天参会的起码有一半人也是培育超级稻的。”
张启发认为,无论是袁隆平搞的超级稻还是他搞的绿色超级稻,殊途同归,都是要朝着绿色理念发展。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参会名单上有袁隆平的儿子——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转基因研究室主任袁定阳。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他向澎湃新闻透露,目前他本人就在参与绿色超级稻的项目,至于参与了哪几项研究以及两家团队进行了怎样的合作,他并未透露太多。
对于绿色超级稻的具体范畴,张启发也做了进一步解释,“由于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审定绿色品种的标准,严格来讲,只能说是具备绿色性状(抗主要病虫害或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
2017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澎湃新闻注意到,意见中两次提到了农作物的品种问题。“在华北、西北等地下水过度利用区适度压减高耗水作物,在东北地区严格控制旱改水,选育推广节肥、节水、抗病新品种。”“完善农业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探索建立农业技术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加快成熟适用绿色技术、绿色品种的示范、推广和应用。”
张启发对此解读道,这是国家首次提“绿色品种”这个概念,但究竟何为绿色品种,其标准是什么,国家层面并没有给出审定标准。
张启发认为,出台审定标准有利于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也有利于绿色超级稻的推广。
张启发曾在著作中从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角度阐释了推广绿色超级稻意义:稻米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粮食,水稻是中国第一大农作物,其常年种植面积接近中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稻谷产量约占中国粮食产量的40%,水稻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水资源及劳动力等各项投入均在各农作物之首。因此,要实现中国农业的“第二次绿色革命”,水稻生产必须率先实现“第二次绿色革命”。
张启发表示,项目组内已开始从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抗病虫等方面制定认定标准。“这是课题研究既定任务之一,什么样的水稻是绿色超级稻,结项的时候总得向外界有个说法。”他希望,这也能成为国家层面的行动。
前述参加展示会的农业部官员向澎湃新闻透露,目前,农业部已在着手制定绿色超级稻的审定标准,并邀请了张启发参与其中。至于何时出台,这位官员表示时间还不好确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