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双甲子,薪火传天下。2018年10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及海内外嘉宾1200多人在华中农业大学体育馆现场庆祝该校120周年华诞。校庆期间,共计约12000人参加系列活动,共同见证120周年校庆盛况。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云彦,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杨玉华,武汉市市长周先旺;诺贝尔奖获得者Johann Deisenhofer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BarryJames Marshall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邓子新、桂建芳、张清杰,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刘旭、陈焕春、陈学庚、傅廷栋、康绍忠、李德发、李天来、罗锡文、麦康森、孟兆祯、孙宝国、王汉中、王建国、印遇龙、喻树迅、张改平,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党组书记傅德辉,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鲍隆清,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来自全球各地的校友代表、以及关心支持华中农业大学事业发展的各界嘉宾出席大会。
大会由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主持。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分别致辞,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在校学生代表作交流发言。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在致辞中表示,120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以“宏农学,扬国光”为己任,秉承“勤读立耕,立己达人”精神,守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团结、勤俭、求是、奋进,建成了以农科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法、经、管、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交叉融合、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培养了二十多万计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强盛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百廿耕读文脉相承
邓秀新介绍,120年前,中华民族正是万方多难之时,先贤抱定实务救国宗旨,萃三楚俊秀创建湖北省农务学堂。学堂于1898年10月2日在武昌保安门开学,1904年改制为湖北省高等农业学堂,开创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此后几经演变并数迁其址,历经宝积庵湖北省立农学院、珞珈山武汉大学农学院等办学时期,始终携带进步火种,坚持办学,文脉不辍。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由湖北省农学院和武汉大学农学院全部系科,合并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57年,学校定址狮子山。此后一甲子,前辈学人坚守了这片得天独厚的办学空间,学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120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和复兴的伟大历程,华中农业大学因救亡图强而诞生、随新中国成立而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壮大,为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双甲子办学历程壮阔如史诗,更是滋养全球华农人砥砺前行的精神源泉。
邓秀新表示,120年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始终是学校的办学精神和价值追求,是凝聚海内外校友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更是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学校才有了120年与国家民族的同频共振,才有了“立德树人”的时代坚守,才有了“顶天立地”的重要成果,才有了“复兴中华”的豪言壮志。“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是华农人的集体精神,将倍加珍视、大力弘扬。
内涵发展追求卓越
华中农业大学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推进科技革命,在农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发现紫云英根瘤菌的共生体是一个独立的互接种族群,发现世界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材料,提出并实践绿色超级稻战略构想,培育出畅销市场的杜湖猪,研发出防控重大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方案及产品,选育的柑橘良种造福广大革命老区、库区和贫困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建设、脱贫攻坚战等国家重大战略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全球40个国家1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在校博士留学生人数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通过多种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广泛交流合作,成立了中埃农业科教中心等多个合作平台。
邓秀新在致辞中说,2008年以来的10年,学校专注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进一步强化办学优势,彰显办学特色。农、理、管3大学科门类的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农、理、工、管4大学科门类的7个学科进入A类;新增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7项,3人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学校三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面向世界创建一流
邓秀新表示,世界高等农业教育,必须要为未来人类社会消除贫困,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等可持续发展使命提供重要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到“两个百年”中国梦实现之时,也就是我校建校150周年之际,将华中农业大学建设成为优势学科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进而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邓秀新在致辞中提出新时代的建校目标,博得了现场嘉宾经久不息的掌声。
邓秀新说,华农要加快“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加快发展工学学科,提升人文社会学科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发展信息科学、生物医学,用信息科学与技术、现代工程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建设一流学科高峰。
推进科技强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协同创新,紧密围绕农业领域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等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攻关,激发师生的学术志趣,营建良好创新生态,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在服务中实现创新发展。
邓秀新表示,华农要坚持实施面向国际的开放办学战略,加快推进与国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对标国际一流大学、链接全球一流学者;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构筑“友好伙伴关系网络”,努力成为世界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