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经管学院教学设计暨课堂教学竞赛:让“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核心提示:12月26日,经管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暨课堂教学竞赛于人文楼M502举办,20位选手参加竞赛,分享如何将让“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房新 余奇洋)12月26日,经管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暨课堂教学竞赛在人文楼M502举办,经管学院领导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学督导员、各系主任、学生共同组成评委团,20位选手参加竞赛。

针对不同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课堂实践式教学设计。李晓云老师着眼于生活中的经济学小问题,提炼出微观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与现实价值,培养同学们用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经济问题;马春艳老师结合农业经济学特点,采用课前五分钟辩论的教学方法,创新施行小班推选、大班展示的教学模式,使同学能真正参加课堂管理;“商务谈判本身就是思政课堂,我们要让同学们看到中国商人的商道,重塑中国商人的形象与谈判风格”,马强老师重新构建了学生模拟谈判的规则模式,培养优秀的谈判者,塑造知行合一的协同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开展润物无声式教学设计。李春成老师“要在课程中注重汲取中国优秀营商文化,讲好中国企业营销道德故事、讲述中国商人“义利观”,将中国优秀营销案例呈现给同学们。”李剑老师将习总书记“四个服务”“四个自信”融入课堂教学,“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世界经济动荡时一直保持稳定,这是本门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自信与优势”。唐梅老师提出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的目标过度,将爱国情怀与法制意识渗透给学生,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乐于教。

追寻教育本质,开展唤醒式案例教学设计。“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施丹老师通过带领同学们实地参观、结合现实案例的教学方法,真正唤醒同学们的社会责任心。夏春萍老师认为农林经济学应“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深刻理解和认识现行的农业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同学们学农和爱农的意识,树立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融合思政元素,开展不同形式教学

融合思政元素,开展案例式教学。熊银解老师讲授“销售团队的建设”,通过阿里铁军的例子展示一个团队一定要有精气神才能真正走好;他通过西游记取经团队告诉学生一个团队需要的是哪些人。企业管理系的张爱武老师讲授“薪酬管理背后的人性假设”,对“理想人、理性人与现实人”三种假设分别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不择手段,自食其果;厚德载物,以德为先”的观点,认为人是由自我走向无私,借此寓意德育。

融合思政元素,开展体验式教学。“资产负债表应该如何做呢?”会计系的吴伟荣老师通过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延伸到人生的负债表,传达出作为社会人对于自然、国家、家庭的负债即责任,引导同学们对于人生进行思考。企管系的郑本荣与王勇老师,则分别表达了传授专业课内容时兼顾学生自我思考与“立志、立长志”的重要性。

融合思政元素,开展实事式教学。李剑老师则以“货币政策”为题,从货币政策制度制定的角度阐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并强调要坚持“四个自信”。农经系的熊涛老师则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为切入点,枚举房价例证政府通过精准的调控政策减少生产者剩余,保护刚需购房者(消费者剩余)。

寓教于思,让“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比赛中,督导员任宇华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区别与联系,他认为:“不能去掉课程的专业化,落脚点还是落实在课程建设。为了让课程思政有一个好的效果,要善于总结,善于提高,集思广益,全面建设。”

院党委书记张越进行了赛后总结,他谈到,思政无处不在,不能一味进行思想说教,而应与专业课相结合。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寓教于思,会让专业课程也更加生动。李凯老师提出,思政老师应与专业课老师相互交流学习;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多运用中国的例子,在课程中融入中国经验与智慧。

据悉,经管学院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在组织集体备课、邀请校外名师指导之后组织了本次竞赛,探索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将教书育人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

审核人 张越

责任编辑:王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