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傅廷栋院士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核心提示: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傅廷栋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油菜团队)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傅廷栋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十字花科“傅科长”的扶贫故事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推荐人选傅廷栋事迹材料


他是院士,是我国著名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国际杂交油菜的主要开拓者;他是全国劳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发现了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

他还是一名始终奋战在扶贫一线的科学家,年过八旬,依然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的油菜田里,为国奉献,为民服务,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雨靴院士”。

他说,油菜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而自己永远只做十字花科的“傅科长”。一朵小小的油菜花背后,有傅廷栋一生的故事和一腔科技报国的炽热情怀。

心系苍生:科研就得围着农民打转

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中,流传着“傅氏六件套”的说法——草帽、挎包、深筒靴、水壶、工作服、笔记本。这正是傅廷栋的“经典”装扮。相比德高望重的“国宝级”学者,他更像在土地里扎根的农民。

傅廷栋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的重要论述,积极发挥战略引领力,顶层设计产业发展,把油菜花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脱贫花”“致富花”。几十年来,傅廷栋始终坚持一个理念:“科研就得围着农民打转!”能满足现代农业需要、得到农民认可,才是做科研的真意义。

他在调研中发现,七八月份收割完小麦,西北地区的土地就空着了,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农牧地区饲料严重短缺的情况也让人揪心。1999年,他开始在位于“三区三州”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甘肃和政试验麦后复种饲料(绿肥)油菜,研究推广双低杂交油菜品种。自此,秋闲种饲料油菜,逐渐成为西北、东北多地的选择。不但缓解了西北、东北秋冬青饲料不足的难题,而且增加了绿色覆盖,这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生态扶贫和产业扶贫都有重要意义。21年来,和政县油菜种植面积从2.5万亩扩大到16万亩,亩产从100公斤增至200公斤,品种全部实现优质化(低芥酸、低硫苷),杂交种全面普及。2019年11月,和政整县脱贫摘帽;傅廷栋院士也被和政县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近五年来,他又集成饲料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青贮技术,筛选出一批适合在不同生态区和盐碱地种植的饲料(绿肥)油菜品种,累计推广麦后复种饲料(绿肥)油菜100多万亩。饲油2号在新疆石河子盐碱荒地(PH值10.2-11.2,盐碱浓度0.3%-0.4%)大面积示范,亩产青饲料4-5吨(生长期60-70天),在浙江、苍南填海荒地(盐碱浓度0.6%-1.0%)仍能正常生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品种,为精准扶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接力传承:从油菜田里走出200多名研究生

傅廷栋院士不仅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中国大地,潜心油菜研究,还把油菜花田当成了传道授业的主战场,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坚持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培养学生、培育团队,与学生和同事一道带领百姓脱贫致富。近40年来,傅廷栋几乎每年都要在西北农村夏繁基地工作一段时间,坚持与学生、技术人员同吃同住,一起走村串户、开展扶贫工作。他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学风严谨,带出了一支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团队、扶贫团队,团队现有博士17人、教授10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在全世界油菜领域发表SCI论文最多的10位作者中,来自傅廷栋院士团队的有3人。迄今,傅廷栋院士团队已培养毕业研究生500多名,许多已成为国内外油菜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扶贫骨干;在曾经的国家深度贫困县和政油菜基地工作过的有200多名油菜硕士、博士研究生。

近两年,在傅廷栋院士的大力倡导和亲自推动下,华中农业大学与甘肃和政在农业技术攻关、科技成果推广、特色产业发展等领域全面合作,今年10月,双方签订了在和政县共建“华中农业大学临夏现代农业研究院”“西北寒旱农业研究院”协议,合作内容从油菜拓展到其他作物、食用菌、先进农业、寒旱农业等诸多方面,必将为推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推动西北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傅廷栋院士和他的团队、学生们以湖北荆门为基地,推广高油酸品种,收购价每公斤比普通油菜高1-2元,农民积极性高,面积迅速扩大,2020年达30万亩。荆门掇刀区的两个村,2016年前常年种植油菜约6000亩,2017年因根肿病流行,大量田块绝收,油菜面积一度萎缩到200亩,造成农田大面积撂荒。在傅廷栋院士团队大力推广抗根肿病油菜品种后,2020年油菜种植已恢复到近6000亩,为两个村的农民带来300多万元增收。

老骥伏枥:再发展1000万亩饲料油菜是可能的

傅廷栋的心里永远想着油菜,想着让油菜更好地服务人民。新疆有1亿亩盐碱地,土壤养分严重不足。傅廷栋提出,对于重度盐碱地,可种植饲料油菜,第一季油菜翻耕作绿肥,第二季就可作饲料。在新疆北部,通过改良饲料油菜种植技术、推广油菜新品种,农民在盐碱“花花田”上也能种出植物来;在新疆南部,饲料油菜技术简单易上手,是农牧结合精准扶贫的好项目,保证农民在地里有活干,真正得实惠,特别是社会效益更加突出。

傅廷栋认为,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精准扶贫,不应仅仅满足于某项技术的提升,还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农牧结合的饲料油菜在盐碱地上的示范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认为,科研成果最终要落实到产业应用上、落实到农民增收上。

油菜喜冷凉、耐盐碱,生长速度快于其它牧草,利用秋闲田、冬闲田和盐碱地种植,不影响农业生产,只要有每亩3吨以上的青饲料产量,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延长地面绿色植被覆盖2到3个月,对减少水、土流失都有重要作用。傅廷栋认为,饲料油菜能在帮助养殖户预防雪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要农牧结合,冬春青饲料贫乏,其它作物量不够,进口饲料价格又昂贵,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养殖大户自己种植饲料油菜,做成青贮饲料,让牲畜在冬天能够吃上‘罐头’。”对于小农户,傅廷栋认为,幼龄的果园也适合在果树下种植饲料油菜,“简单、易行,上手快、成本低”。

对广大农民来说,在适宜种植的地区发展饲料油菜,可谓投资少、效益大,经济账很划算。当前,在农业部和湖北省农业厅的支持下,傅廷栋院士领衔的油菜科研团队正在南方果园、冬闲田、河滩地大面积示范、推广饲用油菜,作为鸡、猪、牛、羊、兔、鹅的饲料或作绿肥。

傅廷栋预计,北方有2000-3000万亩秋闲地、南方有4000-5000万亩冬闲田,再发展1000万亩饲料油菜是可能的,“可供生产三四千万头羊羔的青饲料。”

作为世界油菜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傅廷栋院士始终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投入脱贫攻坚,创造性地实践了“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教授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累计推广“杂优+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1亿亩,带动数百万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如今,从三楚大地到白山黑水,从长江两岸到大美新疆,油菜花遍地怒放、美景连连,十字花科的“傅科长”仍然带领他的团队奔波于大江南北、青山绿水之间,继续谱写着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油菜篇章。

审核:魏鹏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