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谭宇昱)6月5日晚,“博雅汇”艺术沙龙系列活动之“科学的博物与艺术的插画”在大学生活动中心105活动室举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博物》杂志“草虫春秋”专栏作者、博物绘画师李聪颖线上同30余名同学一起分享《博物》绘画故事,感受“博物”之美。
2019年,李聪颖为《博物》画了第一幅插图介绍了斑衣蜡蝉和臭椿的生长历程和生活习惯,创造性地在臭椿的树干上,从上往下地加入了斑衣蜡蝉幼虫、蜕皮、成虫的生长过程。“把昆虫的生活史浓缩在一株植物上是由梅里安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生物组合方式,我非常喜欢梅里安,在绘画中效仿了梅里安大师的构图方式”,在讲述中,李聪颖温柔平和地表达着她对梅里安的尊敬和谢意。
“《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旗下三刊之一。我是《博物》的忠实粉丝,加入《博物》是我的愿望。”李聪颖原本从事与绘画无关的职业,直到一只斑衣蜡蝉伏在路边,美丽的翅膀让她不由自主地用彩铅画下了它,由此,她关注起了生活中的昆虫,用画笔和画纸去描绘它们。在36岁时,李聪颖巧合读到了刘华杰老师的《博物人生》,“一个人不管你的出生如何,你的学历如何,你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什么样的文化程度,你都可以活的像一个博物学家”,从此李聪颖走上了博物之路,并渐渐成为了《博物》的专栏作者。
亲自饲养斑衣蜡蝉观察生活习性,登门拜访大师询问荷花完整结构,拜托养殖兰花的朋友拍照记录兰花生长过程,上千次构图来说明对叶榕和榕小蜂的协同进化,每天观察马蔺和日本弓背蚁画出两者关系,耗费心力寻找母蝈蝈……李聪颖生动的讲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神奇的昆虫博物世界,讲述博物故事,体会博物乐趣。
活动最后,对于开展博物科普的意义,李聪颖提到“乐趣无穷”四个字,认为博物提升了生活的乐趣和个人的兴趣,让她变成了一个闪光的人。园艺林学学院景园2001班苏施予同学表示:“在与老师的交谈中,我收获了很多绘画的技巧,期待学校能开展更多此类美育活动。”
审核人:吕瑞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