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校“名师工作室”培育项目进行中期交流研讨

核心提示:6月23日上午,学校组织2020年列入首批“名师工作室”培育项目主持人及团队成员代表进行中期交流研讨,12位名师工作室项目主持人和团队成员代表近30人参与交流。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芬芬 万秀丽)6月23日上午,2020年列入学校首批“名师工作室”培育项目主持人及团队成员代表在三教B203教室进行中期交流研讨,12位名师工作室培育项目主持人围绕工作目标、建设进展、存在问题、工作建议等开展研讨,近30人参与现场交流,信息学院专门组织了线上分会场。交流研讨会由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漆勇政主持。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陈雯莉团队以“教书育人 不忘初心”为题交流了长期坚持以教材建设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名师为表率,以一流课程为示范,以科研课题为支撑,以教学改革为动力的优良传统和做法。资源与环境学院石磊团队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植物营养学课程体系与适用于不同层次人才的植物营养类“国际化”课程,构建了“六合”教学创新模式。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朱龙付团队注重教学评价考核方式改革,变终结性评价为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并重,变知识评价为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考察。动科动医学院刘华珍团队致力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优质系列教材建设。

理学院谭佐军团队践行“常新致远,众行卓越”的团队发展理念,依托名师工作室建设基层教学组织,努力构建 “导-助-领-研”教师发展成长机制和师生融乐的成长共同体。沈婧芳团队从完善教学团队的议事决策机制、教学组织管理办法、教研活动实施细则、听课评议实施办法等方面健全工作室工作机制。曹敏惠团队则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上下真功夫,长期承担校内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项目,并拓展至校内研究生和校外,还带动校内外老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升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梁伟军、李厚刚团队分别介绍了建设“绿色中国”和“狮山论道”等网络思政育人平台的经验和体会。

针对工作室前期存在的问题,老师们也深入反思,建言献策。经济管理学院罗小锋认为建设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单干多,合作少;重立项,轻建设;有组织,缺管理”等问题,提出优化教师考评,提高教学地位;强化团队意识,构建合作机制;强化过程考核,提供全程服务的建议。信息学院张红雨建议围绕不同主题定期开展教师午间共话活动,引导思想碰撞和交流,凝练核心特色课程,增加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彰显名师工作室特色成果等。园艺林学学院邵继中提出加强团队间教师优势互补,定期总结反思,推进国内外教师交流,构建“情趣相融”的教师团队。

最后,漆勇政作总结发言。他对首批“名师工作室”培育项目前期的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在立项后的一年半建设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名师工作室,但也存在少数工作室发展定位不清、主责不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他对工作室后续建设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明确目标,精准定位。他强调,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目标是要培育更多的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要对标省级以上名师工作室的评价指标和遴选条件,找准差距,明确方向,着力培育一流的师资队伍,支撑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第二,聚焦主责,形成特色。要依据学校名师工作室培育办法,聚焦建立工作机制、做好专业引领、开展教学研究、开展教学建设、指导培训教师和扩大业界影响等六项主责,在其中1-2个方面形成发展特色;第三,加强交流,合力发展。要在建好单个工作室的基础上加强交流,形成发展合力,建成名师工作室群,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加强服务支撑和经费保障,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大先生”。

审核人:漆勇政

责任编辑:蒋朝常 李欣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