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真梅 熊壮)3月7日上午,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部省联动项目“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和青年科学家项目“稻田‘地下-地上’温室气体实时监测与固碳减排评估模型创建”启动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六楼会议室召开。
项目咨询专家组由华中农业大学院士傅廷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华南农业大学院士罗锡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士柏连阳、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游艾青、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光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阜、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吴文革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等10位专家组成。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处长蔡彦虹、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专员卢成达、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吴月朗、湖北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魏敏杰,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以及项目组成员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拥军主持。
会上,姚江林对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他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以湖北为主的南方省份已具备发展再生稻的优势和条件,两个项目的启动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全面抓好粮食生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大战略。他恳请与会的各位专家对项目启动和实施过程提出宝贵意见,各级主管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指导,为项目的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吴月朗表示,此次启动的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指示做出的重要行动。希望项目组遵照有关规定,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及时梳理汇报项目实施情况。
蔡彦虹对项目做了详细要求,她表示,各项目参加单位要加强协作,避免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工作。要切实履行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负责制,完善制度和机制,建立本单位重点专项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等,保障项目有序的开展。此外,要加强重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和凝练,把握好“三度”的评价标准,既要完成项目任务书规定的考核指标,又要切实解决产业实际发展的问题。
项目负责人彭少兵和熊栋梁从项目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课题分解与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经费管理以及正在开展的亮点工作等方面,向与会专家和领导详细汇报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随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经勇、中农普罗丰禾湖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程建平、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唐启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胡润、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崔克辉、刘天奇和西南科技大学教授黄晶等分别对七个课题的背景、预期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方案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项目咨询专家组专家和相关管理部门领导对项目内容、预期目标、成果产出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项目组提前谋划,为项目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据了解,本次项目启动会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部省联动项目“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和青年科学家项目“稻田‘地下-地上’温室气体实时监测与固碳减排评估模型创建”,分别由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彭少兵和熊栋梁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单位包括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中农普罗丰禾湖北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和西南科技大学等。省部联动项目的总体目标在于探明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的关键限制因子和开展再生稻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以推进再生稻品牌建设和产业化。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创建碳核算新方法体系,构建与国际接轨和适用于我国稻田系统的固碳减排评估模型,以实现对长江中上游稻田系统碳排放的准确核算。
审核人 彭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