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晚茶—师生畅谈高产水稻的基因密码

核心提示:10月19日晚,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邢永忠教授做客学术晚茶,以“仓廪实而天下安——高产稻谷背后的基因密码”为主题,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我国水稻增产提质背后的秘密。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蔚 周涵梦)10月19日晚,以“仓廪实而天下安——高产稻谷背后的基因密码”为主题的学术晚茶在学生综合服务楼举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邢永忠教授与在场60余名研究生围绕我国水稻增产提质进行探讨。

“亚洲人能吃饱饭大概是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的,因为半矮杆IR8‘奇迹稻’的培育使水稻产量大幅提升,驱动了‘第一次绿色革命’。”邢永忠从水稻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开始说起,进一步谈到水稻育种新的阶段。从利用杂交优势到追求理想株型,再到目前的绿色超级稻选育,中国已成功选育出一批高产、环境友好的绿色超级稻品种,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9000万亩。邢永忠提出“智能育种”技术将会成为令人振奋的构想。他认为,在这个阶段,育成品种将能够根据生长环境的变化,智能化开启某些重要基因的表达。这意味着未来品种将更聪明,某些抗性基因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开启表达,而不是全生育期表达,减少能耗,力争产量最大化。

在谈到我国水稻种植的品种分类、区域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时,邢永忠表示:“在中国,虽然几乎所有地区都可以种水稻,但水稻种植的品种分类和区域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北方长日照光温资源充足但持续时间短,适合种单季稻,而南方地区光温资源充足且持续时间长,可以种植早晚双季稻。水稻是短日喜温性植物,因此不同地域的光温条件决定了其适宜的品种。”

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

邢永忠说到,提高产量的关键在于优化开花期,因为在一定的范围内,水稻开花期与每穗粒数呈正相关。在优化开花期的条件下,合理利用重要产量基因,将可能使产量进一步提升。另外,他还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水稻增产基因,比如:Sd1、GY3、IPA1、DEP1等。邢永忠表示,实现作物高产必须做到良种良法良态配套。品种要有高产潜能,栽培方法能充分发挥产量潜力,生态区要和品种特性相匹配。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李双双提问道:“智能品种中某些基因的阶段性表达有什么意义?” 邢永忠回答道:“以抗虫基因为例,我们的目标不是抗虫,而是水稻增产。如果抗虫基因持续表达,会消耗水稻的能量资源。因此,智能品种只是在水稻生长受到病虫侵害的时候才启动抗病虫基因的功能,这样既可以抗病虫,又可以减少植株的能量消耗,实现产量最大程度的提升。”动科动医学院研究生周雨同学问道:“长日照为什么会抑制开花,是影响了酶还是基因?”邢永忠表示,水稻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它对光照的长短十分敏感。在正常情况下,水稻需要一定的短日照时间来刺激开花。但当水稻在长日照环境下时,植株持续接收到的光信号会抑制体内成花素的合成和传输,从而阻断了开花的过程。

邢老师讲解

邢老师讲解

邢永忠在活动最后谈到,遗传育种是一门科学,而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的超越。他勉励同学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在遇到困难时更应如此,坚持不懈就会迎来曙光,收获成果。

审核人 镇志勇

责任编辑:蒋朝常 王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