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奋斗的青春】杨易谌:格律致知 扬法惠民

核心提示:“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法学人,努力做自己的理想型。”文法学院法学2002班杨易谌立志将专业所学融入社会需求,匡扶正义、维护公平,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法学人的目光要不断徘徊于规范与事实之间。”

“法律于我而言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法学人,努力做自己的‘理想型’。”

……

谈到专业知识,2023年大学生标兵、文法学院法学2002班杨易谌有点“刹不住车”,有太多思考想要一股脑表达出来。对这个22岁年轻人而言,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仅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法治信仰,更是作为一名法学生的责任。

杨易谌在接受采访(学通社记者 解佳泽 摄)

杨易谌接受学通社记者采访(学通社记者 解佳泽 摄)

“带着问题去钻研”

从小就梦想成为律政人士的杨易谌,立志要将专业所学融入社会需求,匡扶正义、维护公平,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为此,他刻苦学习法律知识,打牢专业基础。

初入大学,法学第一门专业课《法理学》晦涩难懂的理论让杨易谌倍感压力。“最开始真的理解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啃’。后来,接触科研项目时,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更觉得难以逾越。”杨易谌的学习路上一度充满挑战。

“要破局,专业学习上还是要培养兴趣,科研项目需要逐步推进,阅读文献和写申报书都需要深入研究。”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时,杨易谌总结道,“要沉下心来思考,真正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关关难过关关过,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10-1

杨易谌与同学讨论问题(受访者供图)

杨易谌的学习方法不仅是“硬着头皮上”,在他看来,学习、工作都有诀窍。他把民法的超大体系总结为一个有749个主题的思维导图,并以此为基石,展开民法知识内容,整理出了一本长达280页的民法要点。此外,在刑法、商法、诉讼法等领域,几乎每一科都会有一份将100页以上的材料,把基础理论和重点内容按照理解展开,这些材料被学弟学妹大量采用为专业学习材料。

模拟法庭

杨易谌在模拟法庭(受访者供图)

“对法条存在的目的、意义进行探索,要带着问题去钻研,只有踏实地钻研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与此同时,也要不断拓展知识领域,广泛涉猎,博观约取。”杨易谌的学习兼顾深度和广度。

未来农林律师复赛

杨易谌参加未来农林律师复赛(受访者供图)

“无论在什么阶段,我们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求知的热情,不断探索新鲜事物,永远怀揣一颗谦虚的心。”尽管学习成绩连续三年保持专业第一,杨易谌还是觉得学得还不够,他认为,“法律一经制定便已经过时,法律行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梦的新生也倚仗于不断地学习与创新。”

“用自己的微光照亮别人的世界”

课外生活中,杨易谌热衷公益,他加入湖北省“七彩阳光”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曾赴湖北省应城市,带领当地孩子们开启一场超越课本的知识之旅。

支教团队出发前,正值疫情,最大的问题是联系不到学校,一行人在陌生的地方举步维艰。团队成员与团省委指导老师反复对接,并在当地居民帮助下联系多所学校,最终确认黄滩镇有支教需求,一行人正式踏上了征途。

在杨易谌心中,支教本身的意义就在于用自己的微光照亮别人的世界,这项工作无比重要。“我们来到这里的初心就是想为孩子们开一扇窗,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为他们点亮一盏灯,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鉴于支教时间的有限性,他们需要精心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为学生们带来更大的成果。杨易谌与团队设计出了以“七才”培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即从才德、才智、才学、才情、才思、才艺、才识七个维度备课,遵从“因材施教”原则,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这也符合杨易谌自身对于学习的定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支教

杨易谌在支中与当地小学生互动(受访者供图)

杨易谌奉献社会的方式不只是公益,还有以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在大二学年时,“双减”政策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关注到在线教育兼具商业营利性与教育公益性,对其规制仍处于探索阶段。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踏踏实实“啃”了30余篇文献,全面了解教育类法律法规,并且运用跨部门法的宽视角,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融合。作为项目主持人,他和他的团队撰写项目申报书,并最终获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结项后产出论文《“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在线教育治理法治化研究》。

1

杨易谌与团队成员讨论项目(受访者供图)

在大三学年,启发于《食品安全法》课程,他认识到《食品安全法》的“食品安全”价值与《反食品浪费法》“绿色”价值存在冲突,对于临期食品的规制与利用正是其重要体现。基于此,在该课程老师的指导下,他与团队通过文献调查、法律分析、问卷、访谈等方法,丰富现有临期食品法律规制研究,完善临期食品法律规制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以法治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大学生活中,杨易谌始终坚持多元发展。他认为“逻辑是法律的生命,表达是法律的灵魂”,于是他加入文法学院辩论队,以“辩”促学。在此期间,他曾两次获得了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辩论赛冠军,还代表学校参加校外比赛,获湖北省新辩盟辩论赛二等奖、湖北省法辩盟辩论赛三等奖等成绩。

参加辩论赛

参加辩论赛(受访者供图)

此外,他勇敢尝试自学会计知识,获得了初级会计证书,并巧妙地将其融入人生规划,为未来研究生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他也曾主持校园文化活动,以手冲咖啡为主题,探讨其文化内涵,与同学们分享手冲咖啡的滋味。

参与校园文化活动2

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同时也是文法学院法学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杨易谌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种学生活动带头上,荣获了2022年本科生党员理论知识竞赛三等奖、理论知识竞赛先进个人,并被评选为2020年团校优秀学员和理研会优秀会员。

国奖面对面交流会

杨易谌参加国奖面对面交流会(受访者供图)

大学期间,他曾担任班长、学生班主任助理等职务。他不仅在学业上给予学弟学妹们悉心指导,引领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还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支持。杨易谌认为每个人在大学阶段对自身要求和目标都有所不同,应当明确个人目标,避免被他人状态左右。

在与学弟学妹相处的一年中,他们逐渐成为亲密的好友,这群可爱的学弟学妹们也让杨易谌对大学生活有了很多新的感受。一次团建中,他和一众学弟学妹们在二运围谈至深夜,这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那是以前从没有过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杨易谌将“与朋友沟通”列为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杨易谌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了经济法方向作为未来学习方向。临近毕业,杨易谌没有去抛出橄榄枝的“法学五院四系”,而选择在厦门大学深造。他也建议学弟学妹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方向,不是大众的就是正确的,“适合我们的,才是最好的。”

12-1

杨易谌随队到西南大学交流(受访者供图)

畅想未来,杨易谌表示将不断钻研法学的深邃奥妙,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律政行家”,将以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法律知识,为建设法治社会、法治中国,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本文作者系 学通社记者 岳红 鞠昀彤 审核人 周治瑜)

责任编辑:晏华华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