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研究生院开展思政研讨暨育人故事分享

核心提示:1月23日上午,2023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暨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在学生综合服务楼221举行。校党委书记高翅拆解“研”“究”“生”三字,勉励思政工作者不断学习、追求、创新,让研究生们砺志研读、孜孜探究、生龙活虎。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昊 杜承臻)1月23日上午,2023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暨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在学生综合服务楼221举行。校党委书记高翅,校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全体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党委研工部部长镇志勇主持。

资源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分别围绕学术育人和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两个主题进行交流。

资源与环境学院以“土壤艺术展”为例,立足学科特色,构建学术与艺术相融合,数字场景与实物展示相融合,情与境相融合的学术育人体系,营造“人人讲学术、处处能学术、时时可学术”的学术氛围,引导学生在学术文化活动中找准兴趣、坚定志趣、享受乐趣。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聚焦研究生学习科研中信息闭塞、缺乏交流、沟通不畅、灵感缺乏的痛点,以人工智能赋能学术互动,建设“宇宙图书馆”AI平台,促进跨学科交流,交叉融合创新。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红色导师”作用,加强基层组织有“效”覆盖,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引领、班团组织为基础,社团组织为补充,纵横结合全覆盖”的学生组织网络,师生支部结对联学联建,促进师生共学共研共创共享,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经济管理学院围绕“保日常、抓重点、破难点、擦亮点”四个方面,在传达反馈、协同育人、精准施策、思想引领多维发力,明确育人队伍“指引者、凝聚者、领航者、同行者、助力者”角色定位,在“融、细、和”上下功夫,凝聚育人合力,发挥基层组织育人功能。

王美琳、任伟、许宝丹、汪楚琪、谈燕、刘畅等6位辅导员分享了在岗位的育人故事。

文法学院辅导员王美琳以“立德树人的践行者,守正创新的奋斗者,华农品格的传承者”讲述自己在辅导员岗位上知初心、悟初心、践初心、守初心的心路历程,楼栋封控期间与荟园11栋878名研究生守望相助,破解就业难题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指导学生党支部获全省样板党支部擦亮“党建红”,指导“青创班”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绘制“创新蓝”,常态化组织师生融乐活动悦动“文体橙”。

“你是学生骨干一年级,我是辅导员一年级,我们共同努力。”任伟以“九个一”成长计划与学生骨干共同成长,通过研读一篇理论文章、掌握一门运动,培养一个兴趣……等提升“听、说、读、写、谋、行”多方面能力。任伟指导学生以“品、学、研、赏”等主题举办狮山菜薹宴等学术文化活动,从策划到实施,放手不放眼,全程参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和学生一起经历、一起成长、一起蜕变,总是乐在其中,总能朝气蓬勃,总会一路繁花”任伟这样总结自己的辅导员生涯。

“丹哥,接球,丹哥,到你唱了”,每每听到学生这样称呼,作为辅导员的许宝丹都非常开心,他认为辅导员要把思想做到学生心里去就必须把自己全身心的摆到学生中,他的工作场域不局限于办公室,而更多是在挥汗如雨的篮球场、排练结束后的合唱室、耕读实践的通勤车上等等。“陪伴学生走过求职、耕读、乐享的成长之路,于我则是育实、育心、育美的育人之路,主动发现,用心引领,筑梦前行。”许宝丹这样勉励自己。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道光,它就掩藏在辅导员日常打交道的表格、数据中。汪楚琪就是在一份日常工作收集表中发现了小峰,他有一腔科研报国利民的热忱,但家庭的经济困难让他不是那么自信,他身上的光被挡住了。汪楚琪通过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申请生活补助、点燃学生自信等多角度帮助小峰解忧纾困,帮助小峰在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成为照亮他人的“火炬”。

“当你只注意到一个人的行为时,你没有看见他;当你关注到一个人行为背后的意图时,你开始看见他;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时,你真正看见他。”谈燕注重尊重和倾听,帮助学生找到科研兴趣;对学生多一些欣赏和鼓励,为学生搭建“复古摄影展”等文化平台浸润心灵;对学生干部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担当,互相支持,实现了共同成长,“这一路收藏的感动和快乐让我感觉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刘畅开通了视频账号,用同学们喜欢的话术与同学们交流学习、科研中的热点话题。“球场上见”是一场师生双向奔赴的约定,而辅导员就是这个约定的“红娘”,师生在运动中自由平等交流互动,不仅可排解科研焦虑,增进师生感情,有时候还会收获老师们推荐的就业机会。“刘老师,今年的学术年会我们给他们来一场‘变废为宝'的戏法如何?可是我们缺少原材料,”面对学生提出的创意和困难,刘畅与学生一起7天修改方案30余次,当看到他们用废弃物制作的电池助无人机飞起来的时候,一切努力都变得值得。“为每一位追求卓越的青年实现无限可能。”这才是我工作的价值。

经现场评选,王美琳、汪楚琪、谈燕、刘畅等4名辅导员获评2023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

高翅作了总结讲话。他对过去一年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肯定,勉励大家博学洽闻、硕大无朋,希望大家努力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他拆解了“研”“究”“生”三字含义,并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要求。“研”由“石”和“开”组成,所谓“金石为开”,“研”的本意是“研磨”,再引申就有“详细”“详尽”“精细”之意,因此“研”就意味着深入钻研、不懈探索。在某种意义上,“研”也可通“妍”,说明钻研、探索是美丽的、迷人的。“究”上面是“穴”,指在黑暗的洞穴中摸索前进,下面是“九”, 在汉语中“九”是极大的数,代表长久之意。《说文解字》 中说“究”是“穷”也,穷尽之义,《尔雅》说“究”,“谋”也,也就是探究、琢磨、思考、谋划。在漆黑的洞穴中,如果只是一味莽撞前行,是行不通的,必须“谋”,做学问就是要追根溯源,长期探索、深入探索,特别是探索那些原理性的东西。“生”,最早是动词。“生”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上面是象形的,指初生的草木,下面是一横,代表土壤。草木从土壤中生长,谓之“生”。《易义》中说“自无出有曰生”,这即是创新之意,古人十分重视“生”的人文价值,把创造、创新视为“天地之大德”,创造和创新既是大德,也是大美。“生”也用作名词,即学生。“生”代表一种身份,古代通常指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把“研”“究”和“生”联起来,即是要不断去学习、追求、创新,对研究生而言就是要砺志研读、孜孜探究、生龙活虎。

审核人 镇志勇

责任编辑:蒋朝常 张雅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