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我校举办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孙长虹 王毅磊)5月18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我校举办。本次论坛以“楚人·楚景”为主题,从不同时期的风景园林理论研究、设计实践、学科教育、政策管理等多方面展开交流讨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监事长、我校党委书记、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高翅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朱育帆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系赵纪军教授,园艺林学学院党委书记龙健飞出席会议。来自不同高校的7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会议,我校风景园林系杜雁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高翅对甘于坐“冷板凳”研究风景园林理论与历史的青年学者致以敬意,并强调要静心向学、沉心思考、通古达今、融通中外。他提出,在研究风景园林理论与历史的基础上要进行风景园林评论,从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辩证地看待事物,厘清融汇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最终将“道理”变为“学理”再上升到“哲理”。高翅认为,之所以探究理论与历史,是要明晰自己国家的根源,从而才能坚定文化自信,避免盲目模仿西方。他建议找准切入口,“小题大做”进行深入探究,“无中生有”进行创新钻研,并希望“楚楚动人”的青年才俊在风景园林理论与历史方面做出楚楚不凡的成就。

论坛通过青年学者报告、博士生报告与评议和嘉宾对谈等形式开展交流。我校风景园林系讲师夏欣以《导民善法,实业良伴——清末武汉地区自创公园倡议与实践》为题,重点探讨了晚清武汉地区公园的实践理念、内容和特征。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系讲师秦晴在解读国内外相关学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武汉社区花园的小微更新与实践,提出“一社一品”的地域个性化空间营建理念。“什么是收缩”、“什么样的镇村在收缩”,湖北美术学院讲师庞克龙聚焦于武汉的镇村景观,对收缩地区镇村景观价值衰减的现象所呈现的特点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湖北工业大学讲师刘方馨从水运视角出发,系统梳理分析总结了明清至民初时期武汉私园的历史变迁和造园特点。“为何要强调自然保护地的‘法治’科普”,华中科技大学讲师宋霖由问题引入,以武汉东湖为例阐述了自然保护地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

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我校的6位博士生围绕“楚人·楚景”的核心议题分别进行了报告阐述。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张薇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青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万谦副教授以及我校风景园林系张斌教授、阴帅可副教授等进行了点评与讨论。

朱育帆在总结中谈到,青年学者的学术动向,在拓展研究视域的同时,也可以窥见时代发展带来的理性与力量,并表示此次交流研讨将会营造出华中地区风景园林理论与历史方向新的谱系,展现华中地区风景园林的地域性和影响力,推动华中地区风景园林学人研究与实践的传承、创新。

审核人 杜雁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