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中国精神是筑牢中国梦的思想根基

作者:朱志明 闽南师范大学教授

准确把握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精神的孕育与产生既是以实践中国梦为前提,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根基。因此,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从而更好地凝全国各族人民之心,聚全国各族人民之力,投入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认同,不仅有利于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而且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

首先,弘扬中国精神,要牢记民族的“根”和“本”,对优秀传统文化充满尊重、自觉与自信。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文明、玛雅文明等几个世界著名的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一贯性、连续性和传承性。它从来没有断裂过,每一个环节都连得上,一脉相承,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卓越的创造力。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历史旅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次,弘扬中国精神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国精神的塑造、培育和弘扬,一方面离不开对历史的思考,另一方面离不开时代的要求,它是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在当代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产生着重要积极影响,使实现中国梦拥有更深厚的人文基础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必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得到传承发展,使促进中国梦实现的进程更富有时代气息和活力。

最后,以传承和创新的态度,实现中华文化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成功转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其价值内涵,才能使中华文化呈现出时代的崭新风貌。立足现实,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增加传统文化的现代感,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符合世界视角,也有利于让世界听到和理解“中国故事”“中国精神”。

推进文明对话和对话文明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多次向世界传递了实现民族复兴、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理念,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的内在特质。坚持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符合我国一贯坚持的对外大政方针,体现了我们的真诚愿望。达到这一目标,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具有世界眼光与世界情怀,积极推进文明对话和对话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梦,让中国梦惠及世界。

第一,和平与发展,推进文明对话。中华民族向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追求和平是我们民族的基本精神和根本理念。翻开中华民族文明史,都贯穿着“和为贵”的民族禀性。近代以来的外敌入侵或连年战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和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自身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尤其大力推进周边外交,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的经济大幅增长也使得众多与我们合作的国家广为受益。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对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机遇倍加珍视,把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作为我们最大的国家利益来加以维护,这些都是中国“和合”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第二,与世界同分享,推进对话文明。地球村中,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在政治上的相互制衡,使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模式正在形成。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愈加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体现我们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还要提高文化影响、文化输出与贡献。从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中国人进行的探索有着丰富的内容,并以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核心是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因此,我们就得用好中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阐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价值观,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也要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兼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牢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把30多年的发展成就、获得的精神财富和生存智慧体现在中国形象上,转化成中国的软实力。而这种软实力的基本内核即是中国精神,它蕴含着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必然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思想引擎和动力。

首先,民族精神是激发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直追的精神纽带。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国梦,除了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来应对外,更需要有强大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来支撑和引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虽饱尝艰辛、历经磨难,但中华民族坚定地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国家向心力。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维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精神家园的根基和纽带。我们现在大力倡导和弘扬民族精神更显其当代价值,它激发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直追,永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无形中催生出每个中国人的压力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继而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学习、工作和行动。

其次,时代精神是引领时代进步潮流、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理论创新,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当前改革已进入关键期,越来越需要创新,需要个性化的创造和公平的社会环境。这必然要求我们在这个节点上,进一步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振深化改革的热情和能力,鼓励新思想不断涌现,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创新驱动,使中国经济走向下一个发展进程,向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跨步迈进。

“伟大的梦想基于伟大的实践,辉煌的实践产生可贵的精神,可贵的精神继续推动伟大的实践。”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促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提炼、提升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激发每个中华儿女身上的潜在精神力量;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内化、实践中国精神,并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自觉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和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来源:光明日报

http://news.gmw.cn/2013-11/23/content_9579056.htm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