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青春 > 社会实践 > 正文

【耕读】追寻青岛方言足迹,追求地域文化记忆

核心提示:动科动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走进青岛社区街道,了解青岛市方言文化的使用情况及传播途径。

采访现场_副本

(图|动科动医学院 杨易霖 文|动科动医学院浩天娇)“爷爷您好,您会说方言吗?”“方言是啥?”“方言就是土话啊,你说的就是我们的方言啊。”“我们这个年纪,就只会说土话啦。几十年前,我们的经济不算发达,当地人与外地人的交流不多,彼此之间都讲方言,方言伴随了我们一辈子,早已无法取代。”

这是来自动科动医学院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徐震与一位老汉间的对话,对话中,老汉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言语间充满了对方言的依恋和热爱。此次徐震与队员们的调研目标,就是通过走访社区、街道,了解青岛市方言文化的使用情况及传播途径。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普通话相比,方言更能体现乡土乡情乡韵。方言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对于本民族文化产生的同根不同叶的诠释,是每一个人从小到大所耳濡目染的民族文化的最根本的代表,也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心底里的恋乡情结的真实映照。

青岛话版dj和说唱在我国红极一时,它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除了个别字的发音,在于音调的不同。青岛是山东的海滨城市,青岛的方言也承载着胶东乃至全山东文化的变迁。青岛的汉子们豪爽,他们爱一起举杯“哈啤酒”,吃“蛤蜊”青岛的“小曼儿”们都“稀罕银”,如同青岛海边温柔的海浪。

在对一位钱桥景点工作阿姨的采访中,阿姨说道:“我不会说方言,我只会说普通话,怪也怪也,你们奏声木(青岛方言:天这么热,你们做什么)?”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不过阿姨也告诉队员们,青岛的游客来自五湖四海,用方言无法与所有游客顺畅地交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光会说方言也是不够的。

走访过程中,社会实践小分队了解到,随着普通话的逐渐普及,讲普通话已成为主流。有些家长索性不教孩子说方言,觉得说方言“土气”。不过一般当地人还是会用方言交流,而且就算家长在家跟孩子不说方言,孩子自已也会在学校跟老师同学们学到不少。大部分被采访到的本地人都会讲地道的青岛方言,而且被采访的家长都表示支持孩子学习并使用方言。

随着网络等传媒的发展,方言开始逐渐被各个地区的人们所熟知,但是也因为年轻一代人的阅历越来越多,各个地方的方言与普通话开始在这些人口中融合、演化。“方言是自己家乡的声音,学会说方言应该是值得骄傲的事,大家都应该保护我们的方言文化。”队员浩天骄说。

(审核人:丛萌)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