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湖北日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应之策

核心提示:“去产能、去库存、去杆杠、降成本、补短板”,其本质就是对传统的低效、粗放和过剩增长模式的彻底扭转。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业领域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也异常突出。只有识别改革陷阱,辨明改革方向,科学制定改革策略,有序实施改革措施,才能确保改革目标顺利达成。

(通讯员张俊飚 张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去产能、去库存、去杆杠、降成本、补短板”,其本质就是对传统的低效、粗放和过剩增长模式的彻底扭转。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业领域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也异常突出。为此,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但是,受到既往发展经验所产生的路径依赖,农业供给侧改革很容易出现由于认知上的混沌而步入误区,继而影响改革成效和由此带来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迫切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只有识别改革陷阱,辨明改革方向,科学制定改革策略,有序实施改革措施,才能确保改革目标顺利达成。

走出认识上的三个误区

我们认为,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注意认识上的三个误区,即片面化、短期化与对立化的误区。
1.片面化误区。农业部门去产能、去库存并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从系统论的高度出发,重点实行结构性调整,避免供给侧改革政策设计上的片面化与单一化。2016年以来,为了解决我国玉米库存高企等问题,国家将原本的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形式,从而达到消化过剩粮食、降低企业原料成本和稳定农民收入的多重目的。应该清晰地意识到,降低库存量只是进行改革的结果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对全国玉米及其他农产品的种植结构进行整合和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的优化才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目的。资源禀赋与利用方式的错配是导致供过于求的根源所在,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要素的投入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单方面地针对局部问题来简单求解,忽视经济系统的“结构化”特征,一方面难以形成最优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容易导使改革走向片面化的误区而贻误良机。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供给侧改革时就特别强调不能忽视“结构性”这三个字,因此结构调整与供给侧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割裂开来,偏废任何一方都会对改革目标的达成造成不利影响。
2.短期化误区。由于长期以来的行政考核与激励机制设计上的“唯GDP”论,使得许多经济政策设计往往会呈现短期化特征。在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上,一定要明确这一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调整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需要设计出更加科学理性的改革策略。以临时收储政策为例,虽然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国内库存高企和国际进口猛增并存的怪象,究其原因还是政策设计不合理、不灵活,难以应对时刻变化的市场形势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为“决定性作用”,说明了高层决策者进行市场化经济改革的决心:简政放权,减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和税费负担;加速土地制度改革,提高要素的流动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等等,这些都是目标更为长远的改革任务,同时也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3.对立化误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对既得利益集团的冲击和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障碍作用就日渐增强,纵然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还是容易走入激化冲突的对立化误区之中。在农业经济领域,短期农产品过剩与长期粮食安全之间就一直存在着争议和取舍,致使收购和补贴制度的改革进程推进缓慢;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中,政府主导的影子消散不去,市场与政府的两种声音此消彼长;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虽然创造了农业发展上的世界奇迹,但农产品整体却出现“植物缺油,动物缺奶,微生物缺人爱”的结构性问题。形成这种误区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对改革根本方向与重大意义的认识混沌。中央一再强调,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我国的供给能力,使之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需要。因此辨明对立双方孰高孰低的依据就是要看是否能够在确保稳定的同时,改善生产端,提高供需匹配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产生对立正是因为没有把握住改革的主线,容易被传统思维和固化利益束缚,只有针对市场需求和经济格局进行科学分析并采取果断行动,探索市场与政府更加默契的合作模式,才能避免落入对立化的“矛盾陷阱”。

整体研判 系统施治

从宏观整体层面来看,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问题,涉及到经济、生态、人口、社会等各个方面,而且各个方面并不单独存在,而是相互掣肘、互相影响,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此,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判,致力于对问题与矛盾化解之可行策略的探求与制定。
1.不仅要做加减法,还要做乘除法。就我国农业现状而言,农产品结构失衡问题异常突出,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一般性产品量多过剩,似乎只需要适当地调整种植规模和结构,提高产量和控制库存就可以达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但现实并非如此。产品端的问题只是我国农业体系整体中的一个环节,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格局,因此不能局限于简单地做加减法,还要做乘除法。乘的是“互联网+”等新型经济形态,除的是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有时造成产品库存过高的原因并非有效需求不足,而是缺乏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供需双方的有效衔接,还对农产品品牌打造和价值提升形成推进作用,进而对增加农民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在农业市场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农经济的风险抗御能力和外部生存环境日趋艰难,只有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引导农业集约化,才能为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提供充分保障。
2.不仅要进行点调整,更应注重线连接,甚至实现全覆盖。纵观历史,无论是工业革命还是互联网浪潮,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从来都不只波及某种产品或者某个企业,往往是对整个产业形成冲击,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的飞跃。因此农业部门的供给侧改革也不仅仅是消化玉米、棉花的储存量,还应该利用这个契机,打通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行销渠道,发展合作社和联合农业加工企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打造满足农产品高端消费的农业产业生态。其次,不论是农户与合作社、农户与企业的相互联系,还是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相互连线,都有利于推动农业规模化和信息化的运作,进而促进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最后,利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契机,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促进要素和商品在部门和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面覆盖的农业产业发展平台,确保农产品有销路,消费者知来路,从根源上消除供需之间的错配,这是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3.不仅要改变农业增长的线性函数,还要促使函数构成的复杂裂变。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传统的利用高投入追求高产出的农业线性增长函数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树立新型增长思维,引入新型增长要素,构建新的增长函数,对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彻底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其背景之一就是国内农产品虽量大货足但质量堪忧,居民消费需求也由于受到食品质量危机而持续疲软,并由此转向了对“洋奶粉”“洋牛肉”等国外高档农产品的消费,从而出让了较大的国内市场空间,这从侧面说明了解决供给过剩问题的本质上就是确保产品质量和资源环境安全。为此,必须在农业数量增长的线性函数中,引入资源环境要素的约束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变量,同时导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六次产业”概念,在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和农业多功能性作用发挥的过程中,促使农业增长函数的复杂裂变,最终实现农业发展的成功转型。
作者分别系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讲师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改革 农业 供给 误区
    责任编辑:柏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