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向幺妹”陈丽:“牵挂”是命中注定的约定

核心提示:她是华农校园里的一名学生,是我校原创话剧《牵挂》里的“向幺妹”,更是毕节山区里的一名支教老师。与话剧《牵挂》结缘,她演活了“向幺妹”,“向幺妹”的角色也深入她的灵魂,成为她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向导。

南湖网讯(通讯员钱源君 李志娇)从对话剧一无所知到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从在华农校园里学习到站在毕节课堂上授课,在我校原创话剧《牵挂》里扮演“向幺妹”的陈丽放弃保研,选择赴山区支教。与《牵挂》结缘,她演活了“向幺妹”,“向幺妹”的角色也深入她的灵魂,成为她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向导。

邂逅《牵挂》:这是美丽的回忆

北京演出与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合影
北京演出时与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合影

“如果问我在大学四年时光里最让我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毫无疑问是《牵挂》。”回忆自己加入《牵挂》原创组的经历,陈丽形容道“就像是一次最美的邂逅”,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心态的她去参加面试,面试老师便认定陈丽与“向幺妹”心怀大爱、朴实向上、倔强、接地气的性格十分吻合,角色就此选定下来,从此,她开始登上话剧的舞台。

无数次的台词练习、精化动作、走位排练 ,她的生活开始变得异常忙碌,但在《牵挂》原创组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日子里,陈丽一直是开心的。她说:“因为热爱所以始终充满热忱,因为忙碌所以充实,因为始终坚守初心所以从未考虑放弃!”

《牵挂》不仅带着她走上舞台,更带给她一种传承精神。“指导我们表演的习志淦老师是六十多岁的老艺术家了,他对艺术那份崇高的热爱、对每一个微小细节的重视和把握、对舞台效果的高标准高要求、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的态度与精神,时刻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与陈丽的感觉一样,话剧的主创们在继承这份精神的同时,又将这些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除了对艺术的卓越追求,《牵挂》剧组的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视功名成就的平和心态。“我们的热爱绝对纯粹。”陈丽动情地说道。无论是在我校大活剧场的舞台,还是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陈丽的内心几乎没有巨大的波澜。“因为每一次出演我们都是最努力最动情最投入的,所以无论舞台大小,对我们来说都一样的有吸引力,舞台一直都在我们的心中。”

话剧《牵挂》的结尾没有点明“向幺妹”的命运,但陈丽自己心中始终是有一个结局的:“向幺妹”和哥哥在城市努力生活,通过唱歌赚钱还清了家中债务。并且通过努力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回到山中教书,继续着张福禹未完成的梦想。“我觉得这是她希望的结局,所有心中有大爱的人应该拥有的最好的结局。”

选择支教:这是最佳的沉淀

家访
家访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大三下学期,陈丽萌发支教想法,大四上学期,经过各种衡量最后完全下定决心加入支教团,这个过程中陈丽经历了各种思想斗争。“身边许多人包括家人都不理解我,明明可以直接保研为什么还要去山中吃苦?但是我认为这一年中,我所收获的远远大于我所放弃的,这一年也是我人生中最佳的沉淀。”

在山里,每天重复简单的生活,没有朋友陪伴孤独难熬,每当夜晚来临,恐惧与孤独感更加强烈,一个人睡觉不敢关灯,噩梦醒来后不敢再闭眼。初入山区支教的陈丽感觉十分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接受并享受起了这种简单孤独的生活,她闲时就看书练字,读记英语单词,思考今后的人生规划,也开始独立地照顾自己的起居,做饭洗衣。经过一年的沉淀与磨砺,陈丽表示自己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已经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针对高校大学生扎堆支教的现象,陈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不要期望短短一年时间你能改变山里孩子的生活现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存在很多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家庭比如文化。更何况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支教团其实更像是一个窗口,打开了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认识,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与其去追求什么过于宏大的意义,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工作,以身示教。润物细无声,对孩子们真正用心了,你会发现他们真的会受到我们的感染一点点改变,变得更好。”陈丽在支教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的孩子。那个男孩是个调皮的“捣蛋王”,逆反心理严重,曾经在课堂上撕掉课本。陈丽没有把他当作头疼的学生而是常常鼓励适当表扬,切实关注他的生活。后来在一篇作文中那个孩子写道“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成为一名特警”,这让陈丽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对改变山区现状是多么渺小,但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却非常大。

“贵州的一年,切身感受了生活的心酸,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心酸于命运对孩子的不公,感动于孩子面对生活的乐观,也更懂得感恩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一年,我在感动中长大了。” 陈丽说,“支教的意义更多的是怀有一颗传递爱与正能量的心。”

人生态度:这是闪光的梦想

教学生跳感恩的手语舞蹈
教学生跳手语舞蹈(供图陈丽

“我最想做一个独立的人,对事情有预见,对未来有规划。不轻易被别人的话语左右。”陈丽诉说自己的成长心得。她认为年轻人还是要学会静下心来,坚持自己想做的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同时需要有不服输不放弃的态度。“坚持住的梦想从不可笑,而是熠熠生辉的。”清苦的支教生活让陈丽学会了生活,也磨练了意志,站在讲台上授课、与孩子们相处的方式,让她成为一个更自信、更坚强、更理性更善于思考的人。

“这一年里,我看到了很多令人惋惜的事情: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而放弃读更好的高中的女孩,因为家庭突遭变故不得不退学的孩子,他们的不幸经历让我懂得了感恩。”现在的陈丽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更加懂得知足常乐。

一年的支教生活带给了陈丽一些新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认知,积聚了她的人生厚度。而她对于《牵挂》的理解也不再仅仅停留于艺术表演层面,更多的融入了她自己独特的支教经历和感情。

9月3日,支教归来的陈丽再一次登上舞台诠释《牵挂》。“曾经让我十分忌惮的独白,当时不能体会这段独白背后的心酸,而今演来却抽噎不止。”一样的舞台,带来的是不一样的感受。

因为《牵挂》陈丽选择了支教,也因为支教,陈丽更懂得了《牵挂》。正如她自己所说的“牵挂,感动常在”,牵挂,当是她命中注定的约定。

审核人:韩伟

责任编辑:耿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