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工作人员依次展示年度工作
南湖网讯(通讯员张美冬)2017年1月20至21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16年学术年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副校长张献龙教授等在室工作的专家以及博士后、RA共64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术报告、实验室年终工作总结及讨论等三个部分组成。
在近2天的学术报告时间里,各研究团队55周岁以下的老师共48人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依次展示了个人本年度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未来工作计划。在报告后的提问阶段,与会人员对学术报告内容讨论热烈,有就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向报告人提问请教的,有就后续研究内容提供建设性意见的,老师之间、课题组之间合作交流氛围浓厚。
学术报告之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袁德军对实验室2016年工作状况进行了总结,通报了实验室发展的相关数据,指出实验室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殷平教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实现学校作为第一单位在顶尖杂志NATURE上发表文章零的突破;在国家奖方面也收获颇丰,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3项国家级奖励。
同时,袁德军指出了重点实验室此轮评估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包括实验室各方向国家级奖励分布不均、高水平青年人才分布不均、青年战略科学家不足等,提出了实验室平台建设规划与未来发展方向,期待实验室全体成员能共同努力,谋划新一个评估年度的更大发展。老师们结合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探讨,提出了大力发展细胞研究技术平台、加大实验室已有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力度、加大实验室内外部合作力度等建议。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傅廷栋院士就重点实验室下一个阶段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力度,参考借鉴部分课题组应用克隆基因的经验。二是加强实验室内、课题组内交流,围绕若干专题策划开展专题讨论会。三是加大油菜团队标签性人才建设力度,特别是做好青年人才培养使用。四是加大开放课题力度,不断提高实验室影响力。
最后,实验室主任张启发院士总结发言。他指出,年会的目的是交流和考核,希望大家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交流年度新进展新技术,同时也是严格聘期考核,对新人实行“5+3+3”的考核模式,对现有人员实行“3+3+3”的考核模式,既充分给予老师们做大成果的时间,也严格进出流动竞争机制。他强调,导师对学生要切实负起责任来,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学生的论文盲评标准应该都是A-以上;抓好学生的实验记录检查,要求学生做到实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张启发提出,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要继续激扬梦想、追求卓越。年轻教师要敢于逐梦、要有明确凝练的研究方向、要做到顶天立地,青年教师要自己多动手做实验,“起码要做到45岁”。要施行博导考评制,建议学校打破博导“铁帽子”,实现资源与产出挂钩,产出与退休待遇挂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