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韩晓玲 彭翠楠 王浩 通讯员刘涛 兰涵旗)我国栽培陆地棉已有百余年,但育种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教授带领的棉花团队,最近在棉花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推动基于经验的育种转为在理论指导下进行。
7日,在华中农大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献龙教授为记者介绍了新成果。
张献龙教授通俗地解释说:课题组从DNA水平上,对已有育种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全面分析,摸清了一些关键基因位点,例如什么基因能让棉花纤维又长又白。这将提高遗传育种的预见性。
我国棉花栽培历史悠久,而晚清开始从美国引种陆地棉。目前,我国所产原棉95%来源于陆地棉。长期的人工驯化,显著改变了陆地棉的性状,例如野生种纤维略带棕黄色,而驯化种能产生白色纤维。长期以来,科学界很少有研究剖析这些性状改变的遗传学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的陆地棉遗传资源狭窄,同质性较高,成为遗传育种的瓶颈。
张献龙团队从全世界主要棉区收集了31份陆地棉野生种和321份驯化种,进行基因组重测序研究。他们构建了陆地棉的首个综合变异图谱,鉴定了93个驯化选择区间和19个控制纤维品质性状的重要基因位点,可用于改良棉花的株高、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