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特稿】健康养猪的亚洲故事

亚洲猪病学会第8次会议侧记

核心提示:5月12至15日,与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频共振,来自18个国家的1600余位养猪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同聚一堂,见证“健康养猪、安全猪肉、健康人类”的世界共识、亚洲方案、华农贡献,共建从实验室、养猪场到餐桌的生猪健康养殖事业共同体。

五月的东湖之滨,芳草萋萋,水木清华。

与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频共振,来自18个国家的1600余位养猪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同聚一堂,共话“猪文章”,描绘“健康养猪、安全猪肉、健康人类”的美丽愿景。

世界共识·亚洲方案

来张合影 杨好佳_副本

人类畜养家猪的历史相当悠久,中国是最早将野猪驯养成家猪的国家之一。在西安半坡、浙江余姚河姆渡等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出距今六七千年的家猪骨骼。

围绕猪的品种、养殖知识和猪病防治技术的交流同样源远流长。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猪品种就已经远销国外,被罗马帝国引进,育成了罗马猪。很早以前,意大利面里放的肉末就源自中国汉朝出口的黑猪。

进入近代,西方实验科学传入中国,也带来了国外优良猪品种改良本地猪。来自英格兰群岛的巴克夏猪在20 世纪上半叶对中国猪的品种格局有过重大影响,在提高杂种商品猪产肉量和保证肉质方面功不可没。

时值现代,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贸易广泛活跃,猪病逐渐呈现全球性、区域性扩散流行趋势,合作防控疾病成为世界共识。1969年,第一届世界猪病大会在英国剑桥举行,吸引500余人参加。此后,世界猪病大会日益成为猪病防控技术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2016年6月,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24届世界猪病大会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3493人参加。

“亚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养猪地区之一,是全球猪肉供应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世界猪病大会难以轮到亚洲举办一次,亚洲各国学者和养猪业人士参加世界猪病大会存在山水阻隔、语言隔阂等现实困难”,亚洲猪病学会中国理事、我校何启盖教授介绍说,“在2001年第16届世界猪病大会上,韩国、菲律宾、中国等亚洲国家代表一起,不谋而合地提出:成立亚洲猪病学会,为亚洲同行们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形成一个‘亚洲力量'集体发声,传播亚洲猪病防控最新理念和信息。”

2002年,亚洲猪病学会成立。2003年,第一届亚洲猪病学会学术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并决定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亚洲猪病学会学术会议,与世界猪病大会错年举行。从2003年到2017年,已经连续举办8届学术会议,会议地点分别设在韩国、菲律宾、中国、日本、泰国、越南,会议规模由小到大,邀请的专家层次越来越高,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本届与会人数超过1600人,创下历史新高。活跃在猪病防控第一线的亚洲专家,在跨境传播疾病防治方面深化合作,为亚洲猪群“把脉”,开出亚洲猪病防控“药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兰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