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理学院举办“青椒”说课教学经验分享会(2)

核心提示:1月5日下午,我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获奖者在逸夫楼A109会议室围绕“如何讲好一堂课”进行教学经验分享,理学院、生科院、食科院等学院100多名教师参与学习交流。

用一个数学公式教会学生辩证思维

理学院陈晓坤老师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题,介绍了参赛的基本情况、设计理念、课堂教学和收获感悟。

她在全面分析了课程、学生、教材、知识点等基本情况后,选择了“概率统计B”课程中的“贝叶斯公式”作为参赛的知识点,因为贝叶斯公式是计算概率的重要公式之一,是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公式。“这个公式虽然形式不复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思想。它是概率统计学里一大学派—贝叶斯学派的理论基础,有着重要的地位,闪烁着独特的智慧光芒。”

陈晓坤认为,贝叶斯公式不仅仅是数学符号,更是数学家表达思想揭示真理的语言。在教学设计中她首先思考的是:贝叶斯公式从哪里来,它的科学本质是什么,又将浇灌出怎样的思想之花?因此,她认真查阅了原始论文,追索公式的本源,并将论文当中“台球实验”的思想提炼出来;通过深入分析公式的因子,揭示公式的科学含义,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公式应用的局限,达到揭示科学真谛的目的;最后,通过动画展示了一系列贝叶斯理论和成果。

陈晓坤说,大学的课堂要有高度和深度,如何讲思想,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如何对学生产生思想的启迪,这是她在教学中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讲解贝叶斯公式时,她突出公式的执果索因、逆向思维;抓住各个学派对公式中调整因子的不同认知,引导学生要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教会学生要辩证思考,不要束缚于惯性思维;通过硬币重复抛掷与飞机只能掉一次进行对比,告诉学生不要盲目崇拜权威学说,对于新理论也不要盲目排斥,兼听则明,要有独立地思考和判断。

谈到参赛的收获与感悟,陈晓坤将其概括为“不断打磨,精益求精”八个字。她说“青教赛帮我突破教学瓶颈,促进我不断成长”。正如她在教学反思中所写的一首小诗:“三尺讲台多少寒暑,也曾忐忑也曾彷徨,仍要砥砺前行一如既往。誓言藏在心中,责任担在肩上,心怀最初最美丽的梦想!”

换位思考后的“精炼”课堂

理学院孙林皓老师是本届青教赛一等奖获奖者中唯一的男老师。作为一位2014年从法国留学归来,教龄仅3年的青年教师,他从教学中为何要换位思考谈起,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总结为“时时换位思考,处处精炼课堂”,把自己永远放在听众学生的位置,以优秀大学教师评价标准“精炼”每一堂课。

在设计课堂引子时,他结合学生专业、寻找学生们认为有意义、有特色的问题来引入知识点。他将法国香水的浪漫元素融入有机化学课堂,选取具有不同香味的左旋苧烯和右旋苧烯作为引入点,用愉快的气味化学在课前就引发学生们学习旋光异构体的兴趣。

在讲解旋光异构现象这个教学重难点时,他采用了搭建彩色球棍模型的方法,选取简单结构的乳酸分子为例,让学生动手参与分子模型的建立,更直观地观察和比较旋光异构体的空间结构,通过动手、观察了解到旋光异构的本质。为了引入“手性”概念,他从微观分子球棍模型的镜像不重叠过渡到宏观事物“手”的镜像不重叠,让学生有形象而自然的比较,避免突兀的引入新概念。

为达到优秀大学教师课堂的标准,孙林皓“精炼”每一堂课。从教学语言入手,力求语言准确科学:对教学高频词(例如旋转xuánzhuǎn、蔗糖 zhè táng、偏振piān zhèn)这些他容易读错的词语,课前他一定查明正确读音;他从准备课堂讲稿时就不断反问自己:这样的讲课语言学生容易接受吗?如何保证学生完全吸收了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对下节课产生期待?对自己不熟悉的、跨专业的词汇例如偏振光这个物理概念,作为化学老师的他一定请教专家;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联系华农科研实例升华课堂内容等。

审核人:吴承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兰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