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正与观摩教师谈茶谈教学(供图周梓滢)
南湖网讯(通讯员周旭 李梦境)4月4日下午,我校2018年首场“实践教学示范课”在管用楼实习基地教学茶厂开讲。园林学院副教授余志主讲“茶叶加工学”课程,来自各单位十余名青年教师现场观摩,于理论实践中感受名优绿茶加工的教学艺术。
“四月清明午采茶,拾得茶馨满园香。”茶叶采摘的时间以清明前至谷雨为佳。历经冬天的韬光养晦,茶叶可积累最丰厚的香气滋味。课程伊始,余志围绕针形茶的制作流程,从鲜叶、工艺、品质等方面对课程重点进行梳理:杀青时的温度与手法,揉捻时的手法与原则,理条、搓条时的注意要点,干燥时的各项参数……任一环节的操作都会影响到最后成茶的品质,可以说处处是关键。
手工制茶实操开始。杀青是制茶中关键的一环,茶叶的形状、香味,都与杀青紧密相关。学生依序将已摊放好的茶叶称重、四两一组倒入锅内,用双手翻炒,利用高温处理新鲜的茶叶,使水分快速蒸发。随着手指翻飞,新叶轻响、茶香漫溢。炒锅温度高达200℃,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把手烫伤,余志、王明乐两位指导教师在同学们身边来回查看,不时提醒,耐心指导。杀青过后是揉捻、做形。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晾,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冷捻可以使茶条紧卷。余志示范针形茶揉捻手法,与同学交流经验,解答疑惑。茶学专业2015级同学覃咸惠感叹:“制茶步骤看似简单四五步,操作几遍也能基本掌握,但对茶叶状态的准确判断仍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
余志承担“茶叶加工学”课程及茶学实习指导教师已有七八年时间,他介绍到,作为‘茶叶加工学’课程的实践课堂,茶学实习每年两周安排在农历清明前后进行。同学们上午在茶场采摘茶叶,下午进入制茶加工间学习手工与机器制茶工艺。虽然机器制茶更便捷、品质更稳定,但学校仍要求同学们每年前一周实习必须掌握手工制茶基本方法。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真正清楚制茶原理与流程,直观感受叶片变化,了解什么时候、什么形状、使用什么手法,才能恰到好处,在制茶过程中切实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实践也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延续传承。
对于实践课程的授课经验,余志与青年教师们分享道:“实践教学要教产业所需,同学们学艺要有传承创新,关键更要师生一起勤动脑、多动手,胆大心细能吃苦。”
据悉,此次实践教学示范课由教务处主办,园林学院承办。时值“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年”,为展示学校优秀教师实践教学风采,带动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持续推进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学校于本学期启动“茶叶加工学”等12门实践教学示范课程。
审核人:刘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