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学校于2018年启动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建设项目。近日,相关负责人走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聆听各类课程专业教师将“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不同表达,感受“思政”与专业融合碰撞出的“火花”。
李大鹏:以人为本,洞悉生活,珍爱生命
“如果你的同伴在上课途中晕倒,心脏停止跳动,你会怎么办?”《动物生理学》课程伊始,李大鹏教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引入课堂的讲授内容---血液循环。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中英文双语讲解,李大鹏比较了从鱼类经两栖类到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过程。
当讲到心脏泵血功能时,李大鹏举了生活中的许多例子。他以自己父亲的亲身经历,讲解了危急时刻心脏复苏的重要性:“医学上的五秒钟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他又谈到,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师张文波国庆期间在湖北宜昌舍己救人的举动,弘扬了大爱奉献的精神。他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中的每分每秒,利用有限的生命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课程最后,他留给同学们一个问题:“是否可以让自己脉搏停止跳动而不会影响生命?”这引发了在场同学们对下节课内容强烈的好奇心,不少同学课后纷纷驻足讨论。
马成长:在欣赏物理中发现“梦”与“理”的交融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主要的动力来源就是人力与畜力,那时人类的梦想就是永动机,然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使永动机成为泡影。那么,到底是什么梦想最终照进了现实,而这条圆梦之路又是如何曲折艰辛呢?”在《欣赏物理学》课堂伊始,理学院的老师马成长以这个问题开始了这场主题为“梦想照进现实里”物理课堂。
在讲授热力学几大定律时,马成长为同学们介绍了为热力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物理学家们。当他提到中国的科学家,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些远离家人隐姓埋名坚守在科研阵地的学者们与寂寞作伴,行走在黄沙飞石中,只在戈壁大漠里留下足迹的付出与奉献的事迹时,他慷慨激昂的情绪带动着在场的每一个同学。他鼓励大家在求学与求知路上,也应学习科学家这种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
课堂末,马成长回应了课堂开始时的问题,他总结到,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以及内燃机、涡轮机的出现,让远距离运输动力成为了现实。在人们对热力学规律有所认识之前,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人们的梦想,热力学的探索让永动机成为泡影,但人类在寻找动力的道路上却取得了更大更踏实的进步。
谢定源:明学以养德,知礼而后食
中国食礼文化由来已久,几经变迁,但“礼敬、尊重”的理念始终贯穿其中。在一节《中国饮食文化》课堂上,谢定源首先通过一个探讨题引出了课程的主题——中国传统食礼。在听了几位同学的分享后,谢定源提出了判断中国传统食礼文化好与不好的标准。他提出,礼仪的核心是尊重。
课堂上,谢定源由饮食文化拓展到文明史的发展。从原始社会的“生食”到现代利用高科技烹饪。谢定源用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让问题越辩越明的目的,将 “爆、炒、溜” “炖、煨、蒸”等相似烹调方法与同学们进行了探讨,在强调中国菜“以养为目的,以味为核心”的理念中,让同学们理解了中国菜的内涵。
据悉,学校第一批建设的“思政课程”与“思政思政”项目共计80项,本学期有53门课程开设示范课堂,其中部分课程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深入探索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力求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所改进。校院两级积极号召并组织学院教师听课、观摩,通过同行交流学习,对如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展开了探讨与实践。当谈到听课感受时,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讲师鲁群表示:“在听课中,除了感受到主讲教师的亲和力,深感教师学识渊博,还感叹于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从容淡定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我想这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更与课程与思政的深度融合分不开。时代在发展,教师也在进步,课堂也必需进步。”
(通讯员 李佳怡 蔡仁芬 许娜 张西娅 曹越 孙倩茹 审核人 肖湘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