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黄冈日报》:油铺村传奇

核心提示:从有名的贫困村,到如今改头换面的油铺村,华中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秉持着“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的工作真经,与村民们一同为这个小山村续写传奇。

1

(一)

油铺村的传奇,是从它的名字开始的。明明山青水绿人美,偏偏取了个让人感觉油乌乌的名字。名字是有来历的。几百年前,此地曾是广济到安徽的驿站,热闹非凡。因街上有两家榨油作坊,渐渐的,两大油铺成了村子的代指。等人们意识到“代指”不太雅气时,可一出《蔡鸣凤辞店》的黄梅戏唱红了大江南北,远近人都知道,戏里漂亮能干、风情万种的柳凤英是油铺人。柳凤英让油铺名闻遐迩,再想揭去“油”的标签反倒不是油铺村了,油铺人认了,村名就这样一代代地叫下来,叫多了,便也朗朗上口。

俗气的村名,并不影响村庄创造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东北边的红花寨,北边的程晃岭,西北边的将军山,东南边的多云山,随便向村里的老人一打听,老人能侃上几个时辰。程伯达墩,因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程道衡和革命家程桥老而蓬“村”生辉,千古流芳,更别说这里曾是革命的摇篮——第一届黄梅县苏维埃政府就诞生在这里。

2

辉煌的历史,传奇的故事,一个个响当当的人物,古往多少事,如今只在笑谈中,封存在《县志》里。解放后的油铺村却沉寂了。沉寂的原因,曾经的驿站,在蛛网似的铁路、公路的重重围攻下,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阻碍了现代文明春风的吹拂;干的沙土,种不出庄稼,湿的烂泥地,野茭丛生。总之,一个“穷”字了得,穷乡僻岭,穷困潦倒,成了村庄的显著特征。

这个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始终是县乡政府不尽的牵挂。

(二)

2015年,春风吹进了油铺村。

这一年10月,省委派来了华中农业大学工作队,驻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油铺村想沉寂都不成了。一场脱贫攻坚战在这个贫穷、落后又闭塞的小山村,如火如荼而又井然有序地打响了。一支如椽大笔,为这个小山村续写传奇。

“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这是华农工作队驻村帮扶的九字真经。坡地生态散养土鸡,绿色再生稻,生态果园,绿色蔬菜……近五年的时间里,华农工作队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和科技优势,引进一个又一个科技产业示范项目,培育支持产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动整村融合发展。修路,筑桥,建厕,塘堰改造……油铺村在沉寂了数十年后,迎来了人声鼎沸、机器轰鸣。有声音,便有了希望。

3

2017年,是油铺村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2月,苦竹乡党委派柳志安出任村支部书记。柳志安深知身上担子的重量。可是,有什么能比得上组织的信任和村民们的拥护呢?他带领新当选的村两委,把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摆在首位,下大力气解决村民反应强烈的问题,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处处以身作则,村子呈现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这一年5月,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制定出了油铺村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定位,那就是以山水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推进乡村生态观光旅游。

这一年8月,引进了青山绿水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建设农业生态园,发展休闲农业。目前公司已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两期开发,20多个品种的特色生态果园已经成形,葡萄、水蜜桃、雪梨、冬枣、桑葚等已开始采摘,百亩既能赏荷又能采莲的荷花池散发着浓郁的清香,孔雀园里500只孔雀展开美丽的彩屏,迎接远近客人的到来。

4

依托青山绿水农业生态园,村民每年可获得50多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和7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10多户贫困户入园就业,油铺村的产业布局也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变,为实现整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油铺的山水哟,正是因为你,才有了油铺的传奇!

谦益农业与油铺结缘的故事就是你另一个绝好的注脚,至今让人津津乐道。湖北谦益生态农业公司种植生产生态稻,追崇自然农耕方式,严格秉持不施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要的是好山好水出好米。还在2014年,董事长李明攀考察生态稻种植基地,本来约好了去别的村,到了苦竹口走岔了路,一不留神来到了油铺村,却立即被这里的原生态山水风貌迷住:这是块未经雕琢的玉啊,正符合公司一切遵循自然的发展理念。从此,油铺成为谦益农业生产基地最亮丽的名片,而油铺人也收获了600亩土地流转收入和每年4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

(三)

6月的一天,我跟随苦竹乡宣传委员、副乡长胡专走进油铺村。出县城向北,沿着平整的城挪公路蜿蜒向上,20多分钟,小车拐进了一排楚风禅韵街面尽头的一个院落,油铺村村委会到了。刚刚下过一场透雨,天地清洗一新,连呼吸的空气都觉得甜丝丝的。胡专边走边兴奋地说:“油铺村神了,短短几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两顶帽子,全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去年被列为黄梅县2019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今年又被列为湖北省2020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这速度,赶上火箭发射了。”

说话间,村支部书记柳志安和华农驻村工作队队长涂俊才迎了出来。我们走进村委会大楼,一落座,我忙不迭地拿出纸和笔,请他们介绍经验。两位相互推辞,继而微微一笑:不过尽了一点职责做了一点本分的工作而已,没啥讲的;不过,百闻不如一见,带你去村子转转自己去感受吧。

油铺村隶属苦竹乡,位于黄梅县北部山区。村子不大,耕地面积1520亩,山林面积1820亩,水面50亩。全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共323户1147人。城挪公路把村庄一分为二。

5

我们一行人走进了村东头。凉风习习,树叶滴翠,秧苗青秀,荷花绽放。再往里走,就是青山绿水农业生态园了。彩虹西瓜在绿色的地里探头探脑,红的黄的桃子在树上挤眉弄眼,远处的葡萄架,托清风捎话:再过一个月,我们也成熟了。劳作的村民或推车或提筐穿梭往来,脸上安详而欢愉,看得出来那是生活丰盈后从心里溢出来的满足感。听介绍,村民年收入增长很快,现人均每年达9052元。收入的提高,加上村子基本设施的改善和村容村貌的美化,如太阳能路灯亮了,村民家中用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村路刷黑,人们结束了“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脚泥”的苦恼;今年乡村大舞台和文化广场的竣工、使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快乐?我都羡慕起这里的田园生活了。

柳书记手指公路另一边——依旧是绿色打底,方块状的农田间,雨后春笋般地凸起树木和房子。我知道与公路平行的,还有一条小溪河,只是被掩映在绿色葱茏中。小溪河像快乐使者,从程晃岭水库一路奔跑下来,滋润着油铺盆地的良田沃野。“今年,我们将在小溪河东岸铺建休闲步道,方便人们漫步、骑车、垂钓和观光,到时会比你们城里的一河两岸还漂亮。”柳书记眉飞色舞地说。

真好,我啧啧称赞。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蜗居在钢筋水泥丛中的人,又多了一个周末的伊甸园了。

涂队长略带遗憾地说:“可惜现在疫情尚未结束,还有种形式的脱贫,你无法亲眼看见。”我问是什么,涂队长朗声说道:“教育扶贫,精神脱贫。”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华农在助推产业发展的同时,发挥高校科教优势,坚持教育帮扶,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涂队长扳着手指头数开了,捐书、购买教学器材;“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学校艺术团文艺下村;华农附属学校和油铺中心小学建立双向互访交流机制等等。三年来取得的成效,借用油铺中心小学柳校长的话说,学生扩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华农让学生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和成长的力量。

6

柳书记补充道:“华农为油铺村做的何止是教育,可以这么说,村里的每条路,每盏路灯,每个微笑的家庭,都凝聚着华农的汗水和智慧。没有他们,就没有油铺村的今天。”

环顾四周,我发现油铺村的地形像一方砚台,四周群山逶迤,中间平坦。忽然明白了,村子为何总能书写传奇。比起往日传奇,我觉得“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更传奇,因为它是所有油铺人的创造。

点击阅读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IUmX6ktumabvcwTvOWIgEQ

责任编辑:黄雅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