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跨时代对话:光荣在党50年党员与青年教师共话使命担当

核心提示:7月13日上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离退休工作部共同主办的光荣在党50年优秀党员与青年教师座谈会在图书馆三楼数字悦读空间举办,朱兰宝、郑世发、谢笔钧3位教授分享自身故事,与30名青年教师共话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奉献祖国。

茶话会现场(记者 川竹 摄)

交流座谈会现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7月13日上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离退休工作部共同主办的光荣在党50年优秀党员与青年教师座谈会在图书馆三楼数字悦读空间举办,朱兰宝、郑世发、谢笔钧3位教授与30名青年教师共话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奉献祖国。

谢笔钧、郑世发、朱兰宝教授作分享(记者 川竹 摄)

谢笔钧、郑世发、朱兰宝教授作分享(记者 川竹 摄)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大家都在武汉,我就直接讲武汉话了。”朱兰宝教授亲切开讲,讲述自己在党50年的工作。被调整至辅导员岗位时,尽管面临重重困难、需要放下自己学习的专业,她还是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因为我是共产党员,要听党的话”。她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上课、同锻炼,坚守“身教重于言教”的信念。九年里,“我的中心是学生”是她的真实写照。回忆起那一段岁月,她感慨道:“我既帮助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在最艰难的年代里,依然有许多人关心我。”如今,她在外研习时遇见自己“93岁的老学生”,两人依旧相见如故,学生还主动搀扶她下楼,帮助调整住宿房间。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朱兰宝教授用 “尽了力,听了党的话”来形容自己。1996年退休后,她又发挥余热投身扶贫事业。在十堰,她将自己的专业所长带到当地的食用菌种植产业中,把技术播种在田间地头。“我虽然87岁了,还要继续努力,”她谦虚道,“年纪大了,‘退化了’,要向青年人多学习。”

文法学院辅导员陈丽向朱兰宝教授请教如何处理与“得罪了”的学生的关系。朱兰宝教授回答道:“调皮的学生时常有,爱护是前提,他们需要鼓励和表扬,不能一味批评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毕生奉献农业教育

郑世发教授自嘲多年来仍是乡音,所以特地提前写好了发言稿,“希望照着稿子能念得标准一点”。园艺林学学院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机械化栽培学等课程原本以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的方式教授,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他按照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创新学生自学、讨论等教学模式投入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新知识获取能力、综合资料写作能力、课堂表达能力。

荣休后,郑世发教授坚持“老有所为,服务三农”,参与各地科研下乡活动,并开展农民培训班。作为蔬菜顾问,他的足迹遍布安徽、四川等十余个省份,覆盖了40多个县市、80多个乡镇。他在天门举办讲座、培训时,不断地有小纸条从听众席传上台。“春包菜为什么不结球?”“生姜如何种植得更好?”……为解答完疑问,他“擅自”延长了三次讲座时间,从下午两点一直讲到六点,但无一人中途离场。“虽然很累,但能为菜农真正解决问题是最开心的。”“我亲身体会到了农民是多么迫切地需要生产技术的知识。”于是,他愈发坚定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主编、参编了十余部蔬菜科普专著,为专业期刊撰写文章,聚焦种植技术,深受广大菜农的喜爱。

青年教师问到如何协调工作与家庭时,郑世发教授笑道,自己每次下班后都是最后一个到幼儿园接孩子,虽对孩子有所亏欠,但能为学生、农民多做点事,自己并不后悔。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为国家做的贡献微乎其微。”谢笔钧教授这样说。但是她的科研成果其实很多,如今讲起科研往事依然充满激情。

虽然档案上记录着谢笔钧教授为四川大学化学系1964届毕业生,“但我其实学的是当时的‘保密专业’。”初入大学,是苏联专家带着国外的教材来给她们上课,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专家都离开了,教学也中断了。“我在求学、做科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求不来的,唯有靠自力自强。”谈到随团队到西部地区采集提炼铀矿,“大家可能在电影里见过当时的场景,真的就是那么艰苦、简陋。”她笑道:“我们都是这样炼出来的。实习一年只洗了一次澡,雪有膝盖深,戴着口罩进反应堆,出来后眉毛上都结了霜。”尽管如此,大家的工作也要分毫不差,“数据都得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才能达到要求。

动科动医学院何子怡副研究员提出了专业教育方面的困惑,谢笔钧教授建议老师们要结合自己的科研具体实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只有充满信仰才会有动力,认准了对国家有贡献就要坚持去做。”

青年教师分享自己对立德树人的心得(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青年教师分享自己对立德树人的心得(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座谈中,青年教师纷纷发表自己的体会。主持人经济管理学院熊航教授感慨道:“优秀党员老教授们既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青年教师的学习榜样。”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姚帆教授谈到,疫情让自己对于自强与自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听了几位老党员老教师的故事后,他表示:“要从老教师手上接好接力棒,把学生都培养好,三位老教授的‘大我’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标杆。”马克思主义学院姜权权老师说:“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党课,收获颇丰,我要把老师们的感人故事融入我的教学素材中,让学生们从身边榜样汲取力量。”资源与环境学院周云教授说:“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故事,特别亲切,希望在自己50年党龄时也能像老师们一样无愧于党员的身份。”

离退休工作部书记龙健飞谈到,学校老一辈教育工作者“退休不退岗、退休不退志、退休不褪色”,为培养学生、提携后学、服务社会做了大量贡献。“他们潜心问学、立德树人、奉献国家的精神是我们老党员的真实写照,是我们百年党史的生动诠释。”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朱正宁总结了三点体会,一是教育者要坚定政治信仰,二是教育者要饱含教育情怀,三是是始终把自己的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结合。他向青年教师提出希望,要把学生培养好,要做有意义的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每一个人的力量。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胡欣妍 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朱正宁)

责任编辑:蒋朝常 胡欣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