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加强新时代城乡融合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核心提示:12月4日,由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承办的第二届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国际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国内外学者共聚云端,就“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这一时代课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12月4日,由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承办的第二届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国际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国内外学者共聚云端,就“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这一时代课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奋力开创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治理新格局

新形势下,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的多元主体中,通过参与、分享和信任等机制将社会治理与城乡治理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连接起来,树立以人民为本、服务为先的治理理念,完善城乡治理结构,创新城乡治理方式,提升城乡社会治理水平,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81名学生参与武汉市乡村振兴人才导流回乡工程,用青春担当和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建设、参与乡村治理,把文章写在乡村大地上”的做法与经验,表达了华中农业大学发挥农业农村科教优势、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心。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充分肯定了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以及湖北社会学界勇于响应时代号召的责任担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成为亟待社会科学研究者积极回应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议题。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钟涨宝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社会学学科重建的历程,号召社会学人积极回应时代议题,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学者智慧。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向德平回顾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社会工作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前景。

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既承载了更好的期待, 又要面对更难的挑战。“城乡融合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这两个会议核心议题蕴涵着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新时代探索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通过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李友梅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人民共同体建设”为主题,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出发,阐释了“共同富裕”和“中国式人民共同体”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围绕“共同富裕的多重应答与紧迫性选择”这一主题,系统回顾了“共同富裕”的政策史,深入分析了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蔡禾辨析了底线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张文宏阐述了相对贫困治理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时立荣分析了乡村振兴、社会产业与第三次分配问题。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努力一直在继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及美国亚裔研究学教授周敏以美国洛杉矶为例,分析了国际移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联性机制。吉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邴正回顾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视角,解读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实现路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周晓虹通过口述史方法,详尽阐释了改革开放进程中义乌农民“鸡毛换糖”的事件、经历与时代价值。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社会学系教授舒晓灵基于2017年中国人口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性别、婚姻、家庭的价值观念变化。文军则基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的案例,剖析了以社区为基础的乡村内生发展模式。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从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了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多措并举推进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城乡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童星从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出发,回顾了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过程,探讨了共同体构建的现实路径。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系教授江山河剖析了中国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亚正式控制”现象背后的深层机制。美国特拉华大学社会及刑事司法学系教授孙懿贤以基层辅警工作态度为切入口,开展了内外部程序正义的关联性分析。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程泓铭分享了萨斯喀彻温地区通过社区监督降低犯罪率的实践案例。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孙飞和澳门圣约翰大学社会工作系唐宁基于对中国内地和澳门的案例比较,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及其可能的解压路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周大鸣剖析了城市转型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为数字乡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帕克赛分校社会学系主任王勋指出,“从智慧城市向智慧乡村转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他进一步阐释了与“智慧乡村”概念相关的政策、案例以及推行“智慧乡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刘少杰系统梳理了数字乡村的发展趋势,并就如何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展开了学理和对策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春根教授剖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打造地方发展软环境方面的赋权与增能功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石英分析了数字乡村与职业农民之间的关系。

城乡融合提供乡村振兴新动能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今后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只有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方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分析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的“政策衔接”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分析了中国乡村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赵万里分析了技术共同体与乡村振兴行动网络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通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政策分析,阐述了迈向家国一体的国家与农民关系。日本北海道地域农业研究所研究员井上淳生以日本北海道地区为例,分析了通过城乡对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路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从学理层面分析了乡村振兴与社会学的规范研究问题。

本次研讨会开设11个平行论坛,学者们分享了“城乡关系理论与经验研究”“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城乡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促进青年学者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助力青年学者提升研究水平。研讨会还特别设置了青年学者论坛,涵盖了“城乡关系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理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体制机制”等诸多议题,这些研究成果呈现了青年学者围绕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积极探索和深刻思考,其涉及范围跨越了乡村与城市、文化传统与技术创新、市场经济与国家政策等特定研究领域的界限。会议收到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韩国和白俄罗斯等8个国家400余名专家学者的论文,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实务工作部门的千余名师生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观看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记者赛音

原文链接:http://soci.cssn.cn/shx/shx_xsdt/202112/t20211214_5381536.shtml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