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奋斗的青春】于滟文:在纯粹热爱中探索 在理性思考中成长

核心提示:如果说大学是一场旅行,那么经济管理学院于滟文的大学一定是一场寻找热爱并努力生长的探索之旅。在她心中,“勤读力耕,肩重任”是她在大学一直恪守的初心与追求。

微信图片_20221212103015_副本

于滟文(受访者 供图)

“‘勤读力耕,肩重任’,是我在大学一直恪守的初心与追求。” 2022年大学生标兵获得者、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1901班的于滟文这样说。

如果说大学是一场旅行,那么于滟文的大学一定是一场寻找热爱并努力生长的探索之旅。当学弟学妹们步入大学觉得迷茫无措的时候,于滟文会告诉他们“寻找你感兴趣的事物,脚踏实地,为之全力以赴。”这是她大学以来一直坚守的信念,也是她一直全力奔跑的内生动力。

勤读:勤学苦练逐梦想

“课前预习,课堂上好好听讲,课后复习”。正是这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习方法指引着于滟文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事半功倍。“把最基础的做好,这样就会在上课的时候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节奏,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课堂的吸收率就比较高,尤其是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或者比较难的课程微积分,这一方法的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功不唐捐,玉汝于成。61门课程中55门取得满绩都是她探求真知、勤学苦练的生动写照。

勤读之路不止于专业学习,于滟文立志要做出有意义的金融研究。大二她便申请加入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思呈老师的科研团队,从最开始的文献阅读和汇报,到进行一些数据分析和整理工作,再到最后具备了基本的科研能力,看似寻常,却最奇崛。她曾阅读了上百篇文献,撰写了上万行代码,跑了上千次回归,生成了330个数据处理文件,反复打磨30余稿,5445个文件和300余个日夜见证了2万余字实证论文完成的全过程。谈到印象最深的经历,于滟文分享到,“在做餐饮论文时,研究的主效应不显著,后来发现竟然是数据处理的问题”,这让她意识到科研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及每一步科研都需要非常细致。

对财会金融研究的热忱始终激励着于滟文不断深耕。随着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她参与了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和一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针对湖北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与应对展开了深入研究,沿着“理论分析-现状分析-经验借鉴-预警定位-实证分析-空间关联-应对机制”的研究思路,在李思呈老师的指导下,她和团队成员从多维度建立湖北省区域重大金融风险的总体应对机制,根据各市特定情况,为各市一对一建立具体的金融风险应对机制,并参与完成10万字专著——《湖北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建设研究》。其中,她构建的湖北省重大金融风险预警定位体系并进行的实证分析,为该专著撰写两万五千余字,贡献超四分之一。在那一刻,她深受鼓舞,“潜心科研,终究还是要解决社会问题,为政府,或者相关企业部门,或者社会公众,提供一定的建议或指导,进而更好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伟大的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力耕:将“小我”融入“大我”

“走进农村,走到万千农民身边去,才是作为农业大学学子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2020年7月,正值大二暑假的于滟文跟随耕读兴农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7个村开展社会调研。

微信图片_20221212144546

于滟文与团队成员赴浠水县开展社会调研(受访者 供图)

当与村民泛舟菱角湖,听村民诉说着菱角苦苦卖不出去时,当村民与她饭后散步湖边、细数今年种植菱角挣不到钱时,她深深地意识到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子肩上的责任。于是她和团队先后发放了300多份问卷,了解村民真实的生活情况和具体困难,引入“农村金融”这个新兴事物,通过建立菱角基地,深加工形成一些附加值高的产品,以及“直播带货”的方式,让村民不再因为菱角种植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而止步不前,最终带动了农户就业、贫困户脱贫、农民增收,真正做到了“科技助农、品牌强农、绿色兴农”。

秉持着对金融发展和财务管理的浓厚兴趣,于滟文曾先后在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累计进行了三个月的实习实训。通过整理企业招股说明书的相关底稿,她也体验了什么是真正的金融行业,以及团队如何为了一个目标去进行沟通与协作。在中信证券,于滟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曾针对沈阳机床并购重组,整合子公司的核心产品,完成了企业新的资本运作方案,让传统老工业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些经历让她更加坚信,唯有充分“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肩重任:志愿服务暖人心

“姐姐,你下周还会来吗,我们很喜欢你的课堂”,这是于滟文在大一时参与志愿服务时带领小朋友们完成课程学习时听到的一句话,那一刻,她的心被这群淘气又真诚的孩子们给融化了,这种简单的幸福与温暖带给了她极大的鼓舞与快乐。这也是她从事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的初衷,“我想靠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学校做点什么,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微信图片_20221212102754

于滟文在少年宫做志愿服务(受访者 供图)

在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学科部负责人的时候,组织“校长杯”大学生英语竞赛的经历给了于滟文很大的成长。“我是第一次接手这种大型的赛事,从确定人选到后续的培训,以及整个比赛流程由我来对接,它让我深刻意识到,当个人事务与学院公共事务同时摆在面前时,我必须要立刻去执行学院公共事务,如果在我这儿卡壳了,它会影响整个活动推进,这也关乎到很多学生的切身利益,而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集体意识和大局观就非常重要。”“达人”路上,她眼里都是美好事物,肩上都是责任担当。

微信图片_20221212102758

于滟文“一对一”辅导帮扶学习小组对象(受访者 供图)

在谈到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时,于滟文把大学生活凝练为三个关键词——目标、试错和借力。她说:“先确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涯规划是怎么样的,有目标才能更有动力更有方向。从大一开始就不断地探索,不怕犯错,先给自己做加法,多去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后给自己做减法,往专精深方向发展。这个过程中还需学会借力,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他们能给你很多中肯的建议,掌握更多信息,便可更快成长。”

微信图片_20221212144633

微信图片_20221212144651

于滟文的摄影作品(受访者 供图)

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学习、科研、学生工作相交织的这种生活节奏也会让于滟文感到有些疲惫。空余时间,她会通过摄影来愉悦和放松自己,“我一直把它当成一个爱好,或者是调节生活的一种方式,去走一走,去看一看,让我从忙碌的生活中慢下来,进行深度思考和沉淀”。

微信图片_20221212102746

生活中的于滟文(受访者 供图)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前三年的大学时光弹指间转瞬即逝。现如今,于滟文已成功免试推荐至中国人民大学深造学习。她说,无论身处何方,她都会秉承着“勤读力耕肩重任,立己达人图自强”的华农精神,夯实专业基础,刻苦科研实践。

因为热爱,所以她毫无怨言;因为热爱,所以她充满激情;因为热爱,所以她无畏山海,奔赴未来。在采访最后,她勉励学弟学妹们,“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我们曾经渴望的模样,在纯粹热爱中探索,在理性思考中成长。一步步迈向更好的自己,我们顶峰相遇。”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谢新语 审核人 刘三宝)

责任编辑:徐行